植物造景实习报告-----滨江森林公园特色分析摘要:滨江森林公园,位于浦东新区最北端,隔黄浦江与炮台山相对,隔长江与横沙生态岛、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相望,是上海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郊野森林公园。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乡土植物和动植物的栖息地,适合游客享受休闲的乐趣。公园于2007年3月28日正式开园,公园设湿地植物观赏园、生态林保护区、滨江岸线观景区、蔷薇园、木兰园、杜鹃园、果园区等多个自然景点,还安排了游览观光车、电动游船、水上步行球、休闲自行车、碰碰车、海盗船等游乐项目。关键词: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配置、造景、特色滨江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可谓独一无二,是链接市中心区、崇明岛、横沙岛和九段沙等地旅游资源的重要一环。公园位于浦东新区最北端高桥镇高沙滩,北临长江口,西临黄浦江,占据了上海独一无二的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三水并流”的地理位置(如图1)。滨江森林公园是上世纪50年代采取“吹泥成陆”的办法围垦形成土地,规划总面积约300公顷,将成为中心城区市民可以到达的最近的长江滨江森林公园,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007年3月28日滨江森林公园正式向社会开放,上海市民又多了一个亲水、亲绿、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公园的1/3面积完全保留了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的次生态景观和植物群落。为了保护这些最“原始”的次生态林,又让游客能够亲近自然,公园内特别铺设了木栈道让游客穿越水系和林区,开辟了鸟道、鱼道和虫道。(图1)通过我们近距离的观察与游览,觉得滨江森林公园具有一下特色:,在开阔的空间里,乔木与草坪的搭配,让人感觉舒畅、自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来这里散散步,观赏观赏景色可以放松心情。从图中看,树上还挂着一个风筝,说明这里也是小孩喜欢来的地方。美中不足的是,大树的养护不是很到位。两棵大树在一起形成很鲜明的对比,一棵比较茂盛,而另一棵则比较稀疏,并且风筝是不应该挂在树上的,尽管它从侧面反应这块场地比较受欢迎,但也反应了公园后期的养护工作做的不到位。如图3,在开阔空间的旁边是一处植物配置稍紧密的空间,以草本植物为主,植物栽种紧凑,并且有利用立体种植盆塑造立体空间上很好的景观效果。从图中可以看出空间的疏密搭配错落有致,在观赏时既不会让人感到无趣,也不会觉得景观太复杂而显得杂乱无章。相反的,这样的搭配可以使游客尽可能的感受到不同的空间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图4,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搭配栽植,使空间显得富有层次,同时私密性也更加强烈。另外,草本植物的种类丰富,颜色繁多,使整个空间更加丰满。虽然空间的形式比较丰富,但是设计师在空间的处理上注意到了它们的序列变化,它们常常相互穿插,时而郁闭、时而开敞、时而覆盖、时而半开敞。伴随着空间序列的变化,使游者的心理也随之由压抑转为开朗,再转为半开朗,如此往复,则情随景异。游客的心理变化也正体现了公园的设计的成功。,蓝目菊、毛杜鹃、花烟草等草本花卉组成的花镜中,以高大的乔木作为背景,中间夹杂几棵灌木,使在长廊中休憩的人感受到花儿的不同的美。如图6,耧斗菜,蓝目菊,白金菊,矮牵牛等花卉的搭配,在以常绿植物为主塑造的立体花卉小品中,作为整个的衬托,使花镜显得更加生动与生机。内部的木制小桥更是塑造了一种悠然、自由、闲适的意境。并且,花镜中的各种花卉的生长状况都比较好,可见这一处的后期养护也是比较到位的。图中乔木、灌木、草本的搭配更是植物搭配模式中的经典搭配,景墙的假如更有乡野自然的野趣。,水杉、池衫等树木群植,加上草本地被,营造出一种原始的自然的感觉,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在这么纯粹的自然中最能够感受自己。图中的树木生长状况都比较良好,看不出人为的痕迹,草坪的保护也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可以看出这片区域的保护措施做的比较到位。我想,如果有机会自己设计公园,我会考虑借鉴这个地方的植物配置方式。图7图8如图8,是一片柏树林,我个人觉得柏树不太适合群植。首先柏树它的树形不是那么优美的,在它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树形的弯曲,从图中可以看出;另外,柏树的后期养护不是那么好办的,有可能会由于顶芽生长优势出现部分枝条生长过快的现象,从而导致它需要定期的修剪,在这么大的公园中,它的养护会觉得浪费太多的人力;最后,柏树给人一种很肃穆的感觉,群植的柏树更加使气氛变得压抑,而公园是让人游乐,休憩,放松的地方,它的出现有点不太协调。综上,我觉得柏树不太适合在公园里群植。但是图中可以看出柏树生长的都比较茂盛,可见其管理还是比较好的。,只是我觉得滨江森林公园里专类园中的植物配置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以杜鹃园为例。图9如图9,红枫、青枫搭配杜鹃,整个画面显得比较丰满、紧致,属于乔-灌的配
滨江森林公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