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我快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摘要: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不守在父母身边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父母亲情的重要,也形成了我独立、倔强、敏感、不服输的性格。初中时候的失败和挫折中接踵而至的打击,造成了我心里潜在的自卑情结和人格的显现。而高中时候的拼搏和努力,造就了我热情、感性、坚强的个性。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青春时光使我感受快乐、走向自信。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与心理学的近距离接触源于在高中学校读书的时候。十八岁,忽然觉得有无数的烦恼。面对高考学习的压力和枯燥,来自家庭和自己的压力,让我心烦气躁了很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心理咨询有了近距离的接触,那时的我就对这门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学科充满了好奇。知道了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报考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心理咨询专业。通过三年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变得成熟了,生活中的烦恼减少了,身体也好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走过的路,有的是对了,有的是错了,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判断,我还不成熟,我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于是,我在慢慢的成长,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二十多岁,是人生辉煌的开始。一、自我成长分析11月,我降临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那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又正值祖父母退休在家,所以,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将我送到了祖父母家抚养,每个周六日都过来看我,接我回自己家。虽然祖父母生活上照顾的我无微不至,但是他们代替不了父母在我心中的感觉,那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当他们知道我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时候,都会问我,是不是父母离婚不要我了,才把我放在爷爷奶奶那里。也许是儿时远离父母的生活,使我的内心世界变得没有安全感,性格上敏感谨小慎微。我有一个很能干的父亲,工作中的父亲非常优秀,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看着父亲一叠的获奖证书,那时的我对父亲更生敬佩,感慨万分,我一定要做一个让父亲自豪的儿子。父亲的认真执着也培养了我做事认真、细致的品性。我没有上过幼儿园,祖父母对我很好,教我识字念书,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会背乘法口诀。因为小时候爷爷开的小灶,上学后,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提高很快,我体验了勤奋的乐趣,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父母与老师每一次的表扬就能使我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成绩的优异,师长的赏识、同伴的羡慕让我的自信心开始增强,学习成为了我童年生活乐趣的最主要的来源。由于表现突出,被班主任定为班上的班干部,使得我的处理事情的能力、与同学交往的能力、领导的能力等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带着这种成就感我升入到初中,很不幸,处于青春期的我,些许叛逆,加上老师的不重视,学习渐渐不如以前那么努力和积极了。慢慢的沦为中下等学生,敏感自卑开始占据我的心,人开始变得不爱说笑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自然考的很差,和报考的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差了5分。高中是父母找人托关系把我送进去的,还挑的是好班。全班60个学生,当时我的成绩排到54名。看到父母为了我上学的事情如此费心,我痛哭了一场。我暗暗下绝心,高考时,绝对不会让父母为了我的学习再这样
大学生心理成长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