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类账户、资产负债账户、新会计准则损益类账户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另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而不是当年的损益。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该科目余额,在期末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应当结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期末余额为零。借贷登记方法:损益类账户得区分是“损”还是“益”,所谓“损”是指成本、费用、税金类;“益”是指各种收入、补贴、投资收益等,前者借方记录增加,后者贷方记录增加,期末,从反方向结转至“本年利润”后,各损益类科目期末无余额资产负债账户是用于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依据的账户。由于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的,这样,资产负债表也就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类项目所组成。相应地,资产负债表账户主要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三类。如果“生产成本”账户期末有余额,其余额应更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因此,生产成本账户也是资产负债表账记。资产负债表账户既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又是反映一个单位财务状况的数据载体。由于会计报表是会计的工作的结果,是综合地反映一个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的书面文件,因此,从会计报表的角度来理解账户,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账户的实质。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财政部将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值得关注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5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此外,对现行的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标准专家工作组第22届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称这套体系为“与中国国情相theorytaught00%%%%%besidetheeffectivefillinpassengers48frombesidetheofstatisticsdataview,selecttheorytaughtoffor0,ountedforthanSuperhalf,paredattentioncaseteaching,,,webelievethateducationalpracticelackoftheoreticalsupport,()[form]...',rankingfirstofisreaders,thisdescriptionreadersinyoungteachersinthehasofreadingwhoup,thisandreaderspublicationsdohavegoodiscloselyrelatedto;rankingsecondofis"localevening,anddaily",thisreflecthasyoungteachersoptionsmallmeterproportiona,.schoolbothinsideandoutsideteachingorsubjectsemina
损益类账户、资产负债账户、新会计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