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在于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萧红不仅仅体会到劳动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压迫的苦难,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一一愚昧、落后,在《呼兰河传》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小说共七章,前两章主要展示了呼兰城的总体形象和小城的风俗。前两章中没有出现有明显“性格”的人物。小说第三章中出现了“我”的祖父,这是第一位“性格”人物。一、“性格”人物(一)“我”的祖父“我”的祖父这一形象虽然思想上有保守的地方,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他是积极的人物。这一形象与其他人物相比(包括有二伯、冯歪嘴子),他的重要性是别人比不了的。1从外貌上看,他的眼睛是笑盈盈的,而且“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祖父笑盈盈的眼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1-他的内心是欢愉的。“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④从这些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2祖父是一个慈祥、善良的人。“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⑤在家里,“我”与祖父的关系最好,常常和祖父在花园玩。“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的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⑥祖父也是一个善良的人,看到胡家打团圆媳妇,“祖父到老胡家去说了几回,让他们不要打她了;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有点差错教导教导也就行了”。⑦祖父看到冯歪嘴子的妻子和孩子没地方住就答应让他们搬到装草的房子里暂住。祖父是一个积极人物,但是,他在思想上也有保守的一面。“祖父想要让他们搬家。但呼兰河这地方有个规矩,春天是二月搬家,秋天是八月搬家。一过了八月就不是搬家的时候了”。⑧作为房主是有权利随时让房客搬走的,但是,“我”的祖父遵守呼兰河城的规矩想让他们在二月搬家。(二)小人物:有二伯、冯歪嘴子《呼兰河传》中的“性格”人物中有两个小人物形象:有二伯、冯歪嘴子。这两位小人物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苦。在别人眼中他们的命运与自己毫不相干,这样的小人物只是人们无聊生活中的谈资。两位小人物身上又有不同的地方:第一,有二伯是一个极富喜剧色彩但又有悲剧人生的小人物,而冯歪嘴子则表现了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顽强。第二,在有二伯自己看来,他的地位是比冯歪嘴子要高一点,他会邀冯歪嘴子到园子里来看看,这样的言辞会显得他与冯歪嘴子相比,他是园子的主人,而冯歪嘴子则是房客。有二伯还喜欢别人叫他“二掌柜的”、“有二爷”、“有二东家”、“有二伯”,有二伯喜欢的这些称呼都是显示身份的称呼。而冯歪嘴子这一个小人物则没有过多的言语来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他知道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生存的问题。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从他的出身看,他是属于张氏家族之中的人,但由于他那股
萧红呼兰河传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