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措施及制度建设①博士后工作促进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措施及发挥作用情况设站单位填报、博士后研究人员问卷调查②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考核、日常经费、住房、科研项目管理和奖惩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③从期满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选留教职员工的人数与录用教职员工人数比设站单位填报1-2学术环境营造①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博士后研究人员问卷调查②合作导师培养、使用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情况③信息化建设情况④组织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⑤组织博士后研究人员参与国外科研合作的情况⑥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的综合能力培训情况1-3 流动站管理水平①专门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流动站填报、博士后研究人员问卷调查②设站单位对其各站管理人员的培训情况流动站填报③规章制度的宣传、执行情况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问卷调查④有关政策的熟悉程度和解答情况⑤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水平及效率情况⑥-1 招收数量①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流动站填报2-2 招收结构①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与博士生招收人数比流动站填报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人数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比③国家资助名额与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比流动站填报④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人数与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比⑤留学回国类型博士后研究人员人数与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比⑥外单位人员做博士后人数与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指标 (新设站评估)-2 招收结构⑦跨学科博士后研究人员人数与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比流动站填报⑧-1 项目数量①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参与国家级项目数量流动站填报②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参与省(部)级项目数量3-2 经费数额①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参与国家级项目的科研经费数额②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参与省(部)级项目的科研经费数额3-3 基金项数①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申获自然科学基金项数流动站填报②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申获社会科学基金项数③-1 发表论文、出版论著情况①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发表论文收录数量流动站填报②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出版论著数量4-2 获专利情况①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专利受理数量②博士后研究人员人均专利授权数量注:1、此指标体系用于 2009 年度新设站评估。2、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成果两个一级指标按照工学和理学类、社会科学类赋予不同权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指标内涵细化说明一、总体说明“ ““1、设站单位名称”、流动站名称”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下发的有关文件中的名称(或经过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更名的名称)填写。设站时间”按照上述文件下发时间填写。2、评估数据应为流动站所涉及的院系在该一级学科内的数据合计。统计范围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本流动站的有关情况,其中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成果两项一级指标下的各项数据不统计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情况。3、统计时限为 (不含)—20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评估指标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