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稀老人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doc.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稀老人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古稀老人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改善家居步步高1949年5月,**解放,当时我13岁,读小学四年级。弹指一挥间,60年过去了,我从当年一个稚嫩的少年,成了鬓发皆白的古稀老人,今年已73岁。沧桑巨变,感慨万千。刚解放,我家缺田少地,属贫下中农。八口之家,仅靠父亲在戬浜镇摆个小菜摊维持生计。住的是三间“浪头屋”,狭小、低矮、潮湿,四面透风,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热得像蒸笼。“将来一定要造一栋大房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这个朦胧的梦想。1960年,我从安亭师范毕业,分配到当时的重点小学练西小学任教。那时家在戬浜乡下,因为家中人多房小,难以栖身,所以终年住校,很少回家。1966年,男大当婚,婚房还是三间“浪头屋”,只是稍作粉刷,开了一扇窗,就在这老屋里生儿育女。孩子出生后,每天来往于城乡之间,一个来回10余公里。20余年,踏坏了三辆自行车,骑车路程超过两个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心中多么渴望能在**城里安个家,哪怕是一套小小的平房,但在当时只能是一种奢望。婚后生活捉襟见肘,但想改善家居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当时条件下,没什么赚钱的门路,要造新房谈何容易。后来与爱人学着养猪、养鸡、养兔,加上节衣缩食,好不容易攒上1500元,又向亲友借款1500元,在1976年,终于盖起了三间平房,总面积100多平方。当时成了村上的一个亮点,惹来村民们羡慕的目光,心中颇为自豪。在城里拥有一套住房,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好想做个城里人。1987年,我女儿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也当了教师,因为是“双教”终于优先分得一套位于南大街没有煤卫设施的21平方米的平房。尽管还要烧煤饼,还要倒马桶,但毕竟住到了城里,免去了长途骑车的劳顿,真是喜不自禁。随着子女的长大,21平方米的住房实在容纳不下那么多身躯。我就下决心通过银行贷款在迎园三坊购得二室一厅的商品房。那时大部分老公房没有客厅,我家有了这很正规的厅房,还是蛮前卫的。过了两年,教育局再次分房,由于我未分到过煤卫房,于是,将我从南大街的平房改善到仓场路一套4

古稀老人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爱网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