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知事明法,做守法公民一、就业流程学校发就业推荐表毕业生和单位签三方就业协议学校发派遣或二分报到证毕业生持报到证报到,落户,落档是学校审核盖章的正式推荐材料:包含毕业生基本信息,有威性性用于进京审批,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每人一份,遗失不补,复印无效是就业重要凭证:规范档案管理转正定级干部身份认定大城市落户进机关、事业单位、报考公务员计算工龄评定职称社保改派依据学校依照毕业生考研、留学、就业、不就业等去向,把档案、户口派到相关单位或人事管理机构,完成毕业生的关系转接。毕业后2年内必须派遣(改派在毕业后1年内),否则失去派遣资格,无报到证,失去干部身份,成为社会劳动人员(工人编制),人才机构无法接收毕业生的档案。按照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规定,干部和工人有不同的政策待遇。干部档案一般放在人事部门或人才中心,工人档案一般放在职介所或街道,这是我国独特的历史、现状和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的。未签约的北京生二分至区县人才服务中心,未签约的外地生先二分至省级人才服务中心,各省再分配。二分后获干部身份,可落户,可接收档案。毕业生和单位签劳动合同二、三方就业协议书法律效力: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受《合同法》保护。签约双方必须主体合法,即毕业生必须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必须有录用自主权。不同劳动合同:法律效力始于签订之时,终于报到之日;不能确定劳动关系;主体不同;内容不同;是单位调档的唯一依据。毕业生违约的后果:损害用人单位利益,影响用人单位对学校、其他学生的评价,浪费其他毕业生的机会,禁止再签新协议。不属于违约的情况:一方违反的是无效的就业协议各方协商变更或解除就业协议出现就业协议约定的解除或终止事由,一方或各方行使解除权附条件的就业协议,因为条件不成立而不生效严肃对待协议:签约前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隶属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管理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无人事管理权,协议书上应签署人事代理机构的意见才有效。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如外地生进京还应经过市人社局、部委、央企的审批,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等也有类似的规定。签约前了解协议书的内容,双方约定要搞清楚,若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书中。丑话说在前,不跟感觉走,摸好底,不心急,该出手时就出手。三、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终止的条件、违约责任。劳动者的合同权利协商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合法才有效单位必须按月支付工资单位不得收取抵押金合同到期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视为续订单位不得以补交培训费作为解除或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不能随意变更谨防“陷阱”合同口头合同格式合同单方利益合同生死合同两张皮合同四、实习期、试用期、见习期解释实习期: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实习期内与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拿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不违反法律规定。试用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了进行相互了解、考察和选择而在合同中所约定的一定的试用期限。见习期: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期限为一年。对入学前已从事一年以上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免去见习期。见习期满向当地人事部门办理转正定级手续,核定定级工资,《转正定级表》归入个人档案;如果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可予以辞退,由学校重新分配。因此从性质上看,见习期也是一种试用期。但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不得约定见习期。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以下15天6个月——1年30天1年——2年60天2年以上6个月3个月以下无试用期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双方协商,非必须条款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不得延长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内需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详解五、几种特殊的就业形式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学校以“二分”形式派遣回生源地人才中心,人才中心存放档案,获得干部身份,开始记工龄。2年内随时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三方协议(外地生不能签北京单位),解决户口、档案等人事关系。异地签三方由学校办理改派手续。志愿者、村官助理、社区工作者网上报名,考试选拔,择优录取,服务一定期限,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村官助理、社区工作者有薪酬,志愿者无薪酬有补贴。都上保险。六、个人注册公司流程
知事明法做守法公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