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doc机械设计基础复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P6-7;运动副图形符号P8;能画出和认识机构运动简图P8—10。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P11;复合较链、局部自由度及简单的虚约束P12—13;速度瞬心及三心定理P14-171、 所以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血机构;2、 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纽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平面机构屮的低副侑移动副和转动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3、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4、 机构自由度F=3n-2P!-Ph,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数大于机构自由度,机构屮最弱的构件必将损坏;机构自由度等于零的构件纟R合,它的备构件Z间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5、 计算平血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较链(图1-13);(2)局部自由度:凸轮小滚-了焊为一体⑶虚约朿(4)两个构件构成多个平面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重合时只算一个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不重合时相当于两个高副或一个低副,而不是虚约束;6、 自由度的计算步骤要全:1)指岀复合较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2)指出活动构件、低副、高副;3)计算自由度;4)指出构件有没有确定的运动;5)计算公式F二3n-2P厂P”7、 速度瞬心与三心定理:1)速度瞬心:两刚体上绝对速度相同的重合点(绝对瞬心,相对瞬心);2)常见运动副的速度瞬心的寻找方法;3)三心定理: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三个瞬心,;4)利用三心定理求机构的全部瞬心;5)利用三心定理求机构的转速、角速比、速度。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及运动特征P21-2&四杆机构类型判定准则P2&急回特性P29;压力角与传动角P30;死点位置P31;四杆机构的设计(按给定的连杆位置或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P32-34(要求掌握几何作图法,解析法和实验法不考)。1、平面连杆机构是rti若干构件川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又称平面低副机构;按所含移动副数日的不同,可分为:全转动副的较链四杆机构、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和含两个移动副的机构(正切机构、椭圆仪)。2、平面(较链)四杆机构:机构的固定构件称为机架;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頁接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较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3、 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定块机构、摇块机构,及其相互Z间的倒置。4、 狡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是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Z和;整转副是最短边及其邻边组成的;钱链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依据:1)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机构上有两个桀转副,故得双曲柄机构;2)取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时,机构上只有一个整转副,故得曲柄摇杆机构;3)取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时,机构上没有整转副,故得双摇杆机构。如果较链四杆机构屮的最短边和最长边长度Z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Z和,则该机构中不存在蕖转副,无论取哪个构件作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5、 极位角8(曲柄连杆两共线位置的夹角,或从动件两极限位置时曲柄对应位置的夹角)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明显。急回运动特性可用行程速比系数K来表示:5/阳(180。+0)/(180-0).6、 压力角、传动角: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Z间所夹的锐角叫做压力角,压力角退作为判断机构传力性能的重要标志;压力角的余角叫做传动角,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好;压力角越大,传动角越小,机构的传力性能越秀,传动效率越低。7、 作图题:极位角、压力角和最小传动角的位置。死点位置:传动角为零的位置。8、 四杆机构的设计(几何作图法):按给定的连杆位置或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摇杆长、摇杆摆角、K;摆动导杆机构-已知机架长、K(导杆摆角二极位角);四杆机构-已知连杆三位置)。第三章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应用与类型P40;盘形凸轮基圆、推程、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的概念P42e凸轮机构压力角与作用力和机构尺寸的关系P44-P55;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P45-49;(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略))1、 凸轮机构的优点:只需设计适当的齿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所需的运动规律,并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缺点是: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易磨损,所以通常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2、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做等速运动时,造成强烈刚性冲击;做简谐运动时造成柔性冲击;做正弦加速度运动时没有冲击。3、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大,传动角越小,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