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失败的原因分析1、MIS的不可移植性MIS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MIS的不可移植性。MIS是涉及人、管理、信息、计算机软硬件的系统。对于两个综合了人、管理、需求、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庞大系统,它们的MIS是不可能相互通用的,就连修改移植都没有太大的价值。在现实中,某些单位的领导或MIS主管会在MIS建设前提出两个设想,第一个设想是把某某单位的MIS拿过来修改成自己单位的。第二个设想是指望着自己单位的MIS开发完后封装成商业软件出售。在,某单位曾经为了创一流过程中信息化指标的需要,按照设想,要求开发商把他们在外省开发的一个单位规模相近的MIS拿来,在那个系统的基础上修改为这个单位的MIS。但事实上,在系统开发一开始,开发商就完全把外省的MIS丢在了一边,还是按照自己的开发方法,直接对该单位进行开发。MIS开发的不可移植性,决定着任何一个单位不可能有一个实现MIS的捷径,不可能购买到一个通用的、成形的系统,也不可能把别单位一个成功的MIS复制为自己单位的MIS,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必须遵从,大量系统分析工作、资金必须投入。2、不按科学的方法来实现MIS实践证明,在MIS开发中,不可行的开发方法主要有(1)组织结构法,机械的按照现有组织机构划分系统,不考虑MIS的开发原则。(2)数据库法,开发人员从数据库设计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开发。(3)想象系统发,开发人员基于对现有系统进行想象为基础进行开发。上述三种方法常常被开发者使用,最终导致MIS开发的失败。当然,如果系统开发人员仅仅是收集系统使用单位现成的报表,把现有表格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这还称不上MIS。3、领导没有真正重视许多企业在MIS项目上马的初期,还是按照MIS开发的一把手原则,组成了一个开发组,组长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担任。但实际上,单位领导,尤其是最高层领导没有对系统开发负起全部责任,而是由计算机人员单方面建设系统。领导并没有在人员调配、关系协调、提供开发资金等工作上花太多精力或给予支持。4、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对系统追求大而全MIS开发中常常会误入多快好省,找近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歧途。开发商或企业常常对系统追求大而全,追求高深和表面堂皇。譬如,一些委托开发的系统,开发商只注重尽快完成系统的开发,可以验收,并获得开发费。他们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来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最终导致程序不能方便和满足应用人员的要求。许多开发商动不动就提MRP、ERP等时髦的名词和所谓的理念,企业通过实施EPR等,是否可以找到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效益的方法,这还是一个被争论的话题。5、纷繁复杂的系统接口问题经过十多年的计算机普及应用,各个单位已经购置了一些计算机,许多单位也建立了局域网。有些计算机的购置可能是以应用某套软件为名的,有些可能仅仅是为了打字购置的,当然也有些地方是为了面子而购置的。在一个中等以上规模的单位,会有这样、那样的应用软件或者小的系统已经被应用。一些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收集一些信息,会强行要求这个单位使用某个系统。也有一部分系统是在一个小范围内开发的。以某单位为例,现用的信息系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MIS、人事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线损分析计算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其它诸多系统或单机软件。除人事系统可以由新的系统开发公司重新开发外,其它系统、软件只能考虑接口了。如果系统之间独立运行,不
MIS失败的原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