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项目:军事地形学课程名称高校军事教程授课类型新授班级12级高职日期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地形图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作风,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教学重点识读地形图,使用地形图教学难点识读地形图,使用地形图教学方法讲述法,实践操作法;练及改进措施地形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地形的分类和作用各类地形的特点及其对行动的影响军事地形学是军事基础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军事上识别、研究并利用地形的一门科学。通过军事地形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军事地形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地形的概念及分类、不同地形条件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以及在现地如何标定地图和判定方位;使学生在野外能按图行进。任务一:地形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一、地形的分类和作用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地貌是指地表面平坦和起伏的自然状态,如山地、丘陵地、平原等。地物是指分布在地面上人工建造或自然形成的固定性物体,如居民地、道路、江河、森林等。(一)、地形的分类由于不同的地貌和地物的错综结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依地貌的状态,可分为平原、丘陵地、山地和高原;依地物的分布和土壤性质,可分为居民地、水网稻田地、江河和湖泊、山林地、石林地、黄土地形、沙漠和戈壁、草原、沼泽等;依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可分为开阔地、隐蔽地和断绝地等。(二)、地形的作用二、各类地形的特点及其对行动的影响一)、平原地面平坦宽广,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叫平原。它以较小的高程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地。我原的面积约占全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1、平原的地形特点地面平坦、交通发达、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大部分为耕种地。因其地理位置不同,特点也不同。北方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势平坦开阔,起伏和缓,间有小的岗丘、垄岗,高差一般在50米以下;平原对战斗行动的影响丘陵地道路成网,四通八达,一般集镇之间有公路相通,村与村之间有大路相连;江河、湖泊较少,水量变化大,雨季洪水暴涨,河水较深,枯水季节河水较浅;耕地多为旱田,夏季高杆作物生长茂盛,冬季无农作物生长;居民地多属集团式,房屋大部为砖瓦结构,地下水位较低。南方平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形平坦开阔;乡村路窄而弯曲,而且多桥梁;江河、湖泊遍布,沟渠纵横;耕地大部为水稻田;村镇而分散,建筑不甚坚固;地下水位较高。2、平原对战斗行动的影响军队在平原地区作战,便于机动,尤其是北方平原,更能发挥坦克、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能,便于军队组织指挥。在雨季,江河有较大的障碍作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一般无险可守,因此,居民地,尤其是较大的村镇,常成为防御的重要依托,而独立高地,高大的土堆、土堤及高大的建筑物等,则常成为攻防双方争夺的要点。平原地区适于大兵团作战,如解放战争期间,名震中外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主要战场就是在平原地区进行的。(二)、丘陵地地面起伏较缓,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下的高地叫丘陵。许多丘陵错综连绵的地区叫丘陵地。我国丘陵地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较大的有东南丘陵地、胶东丘陵地和辽西丘陵地等。1、丘陵地的地形特点高差不大,山顶圆浑,谷宽岭低,坡度平缓,山脚附近多为耕地、梯田和谷地,它是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形。丘陵地地区,一般人烟较稠密,农产品丰富;居民地多依山傍谷,大的城镇多在广阔的谷地和水陆交通要冲;交通较发达,仅次于平原;江河水流平缓,河面较宽,河道弯曲,多浅滩。北方和南方的丘陵地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2、丘陵地对战斗行动的影响丘陵地对军队的机动和各种兵器器材的使用一般限制较小。丘陵地,不管攻防均便于部署兵力兵器,攻者便于隐蔽接近敌人,实施迂回包围;防者可以利用纵深高地组织多层次、支撑点式环形防御。山地丘陵地与平原一样适于大兵团作战。恩格斯指出:“总的说来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现代的军队在平原和小丘陵相间的地形上可以最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由于丘陵地地貌的起伏,攻防战斗已部象平原那样以争夺居民地为主,而主要是利用错综的丘陵进行,其制高点、重要高地则是攻、防双方争夺的要点。(三)、山地地面起伏显著,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的高地叫山。群山连绵交错的地区叫山地。我国山地面积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较大的有: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部的阿尔泰山、阴山和燕山;西部的天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西南的横断山;东南的南岭和武夷山;中部的秦岭、太行山、大别山等。1、山地的特点山地的特点是:山高坡陡谷深,地形断绝,山顶高耸,山背、山脊纵横其伏。我国山地高程多在1000米以上,西部山地多在4000米以上;高差一般为500~1500米
军事地形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