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信念,超越梦想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周霓(一)回忆过往还记得2010年省“师陶杯”获奖感言的最后几句话:在开心之余,不免有些遗憾,为什么我的文章不能编入论文集?夜深人静的时候,认真拜读了文集中的所有论文,对比着同行们的文章,我慢慢地找到了答案……不怕,知不足,才懂得奋进。2011年,我的梦想能够实现吗?我积极憧憬着,心随梦想一起飞……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与鞭策,通过一年的思考与实践,恰逢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最后我想到了“语文姓‘语’,亦姓‘思’——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与思考”这一题目,以此来作为我今年省“师陶杯”参赛论文的题目。对于这次省“师陶杯”论文的撰写,构思已久,真正动笔是在五月下旬,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结束后,整整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写啊改啊,放暑假了,我一门心思地推敲着文中的每一句话,语文优质课光盘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想到金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凡事都要认真去做!”;想到余校长语重心长的一句话:“你要写出几篇有分量的语文方面的论文!”;想到邓主任说的那句话:“你要好好写啊,我要跟着你去领奖啊!”;想到我的梦想——今年我的论文能否编入《师陶杯论文集》?就是在这些话语的鞭策下以及自我信念的支撑下,我终于如释重负地完成了今年省“师陶杯”论文的撰写工作。(二)总结当下自淮安颁奖回来,头脑里就在不停地琢磨:2011年,我写什么呢?澳大利亚一位科学家说得好,“世界是由故事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构成的”。关注了我们每日每时发生的事件,找出“故事”的影子,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教学反思。一天阅读活动课上,我带着孩子们阅读《亲近母语》。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阅读内容是《天鹅、梭子鱼和虾》。故事读完后,我问孩子们:“读完了故事,现在我们来想想,‘天鹅、梭子鱼和虾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把车拉出来,第二次却把车拉了出来,这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这时,孩子们七嘴巴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他们各拉各的,没有一起用劲;有的说,他们都用了很大的力气,可是他们拉的方向不一样;还有的说,第二次,他们听了猴子的话,一起用劲往前面拉,小猴在后面推,所以就把车拉出来了……我刚想对孩子们的观点提出总结性的发言,小快嘴徐以周又举手了,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就是话多,有时又说不到点子上,东扯西扯,浪费时间。这会儿又会有什么“高见”呢?哎,我只好耐下性子,等他把话说完。“老师,让我们来表演一下,不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整个表演过程中,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我想,看过自己的表演之后,故事中蕴藏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道理,恐怕孩子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吧!课后我回想,如果徐以周不是我儿子,也许这孩子独特的创新思维会被我的习惯性思维扼杀掉吧。从此,这孩子再也不敢标新立异,人云亦云,从而最终走向简单模仿,走向因循守旧,走向安于平庸,而创造力和自主思维能力却无可挽回地萎缩了。造成孩子思维的从众定式的罪魁祸首就是我呀。所以说,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要有改变自己习惯性思维的意识,从习惯性思维的误区中走出来,从而避免误入歧途,让习惯性思维走向反思性思维(习惯性教学走向反思性教学)。这样,学生学会思维就指日可待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就会得到充分张扬。想起这个教学故事,我的话题立马在脑海里浮现!毋庸讳言,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只顾教会学生知识,追求高分,语文教育活动无形中成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屠宰场,大批地屠杀未来的创新人才,学生的思维发展几乎成为“教学的荒地”。从知识到思维能力、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正是当下我们教育所要密切关注的话题。为此,我想通过省“师陶杯”参赛论文来呼吁同仁们:再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了,对学生思维素质的缺失,我们应当自我反省,找到“回家”的路。“为思维而教”,发展学生的心智,教会学生学会思维,尽早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这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展望未来怀揣信念,超越梦想——我的论文终于被编入2011年省中小学师陶杯论文汇编——《有心、细心、慧心的教育追问者》这本论文集中了,我激动不已。脑海里立刻闪现:用心付出,就会有所回报!用这次我在省交流汇报材料中的话来讲:虽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同时也是甜蜜的。走在这项赛事的一路上,我欣赏着独特的美景、感受着科研的魅力、品尝着成功的喜悦!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等奖的获奖证书,还有满满的感动与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开心之余,我的头脑逐渐清醒,成绩只能属于过去,下一个目标能够实现吗?我积极展望着……获奖论文语文姓“语”,亦姓“思”——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与思考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周霓【内容摘要】思维是一种能力,它把特定事物所引起的特定的暗示,贯穿到底并联成一体。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者。“为思维而教
语文姓“语”,亦姓“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