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这里发帖,和大家交流一下SCI审稿经验,希望能对大家论文写作和投稿有一定参考价值。以前以为审稿都是盲审的,没想到居然能看到所有信息,包括作者名、manuscriptID、status、totaltimeunderreview等,非常详细的信息。首先来看一下整个审稿流程:首先登录clean-soil主页,看到如图1,选择reviewercenter,看到的界面如图2:注意3所指的红色字体,编辑要求审稿人严格控制文章质量,有70%的文章要遭到淘汰;点击1所指的viewsubmission可以看到该文章的全部内容;点击2进入审稿意见编辑页面如图3:注意箭头1处的提示,编辑好审稿意见以后要及时保存,尤其是长时间没有操作以后系统就会自动推出,没有保存的话,编辑的东西就没有了;箭头2处instructions下面可以看到操作指导;箭头3处details下面是文章基本信息;箭头4处scoresheet下面是编辑审稿意见的地方;注意箭头5处,点击HTML可以看到网页形式的论文,点击PDF可以看到pdf格式的论文,点击supplementaryfiles可以看到supplementaryfiles(如果有的话),点击originalfiles可以看到作者提交的原始doc文件或其他格式的图表等(这里提醒大家尽量提交不带原始数据的图来保护自己的数据,例如origin做的图最好以期刊接受的形式导出来直接提交,或导出来后粘贴到word里再提交,不要直接复制page粘贴到word里,因为这样的话双击你的原始图片就能看到你的数据信息了)。点击scoresheet进入审稿意见编辑页面:第一部分是questionnaire,如图4,只需照实选择响应的选项就好。个人觉得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每一项的内容,这是该杂志对所发表文章的整体要求,以后我们自己做实验、写文章的时候最好在这几个方面去用心。1、 要求文章整体有新意、对未知的东西有重要发现。这就要求我们从选题和实验设计开始就要抓当今热点问题,搞清楚哪些东西还没有人做过,自己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尽量在实验方法上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方法,其他学科的方法也可以用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2、 所研究问题是否有意义,并且论述清楚。这一点是对我们整片文章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论述是否有理有据的要求。得到数据以后怎么把它们清楚明白的陈述出来是个技巧活,结构安排合理、论证清晰有力就是篇好文章,结构安排不合理、论证不明白就是垃圾。我想这些需要我们在看好文章的时候要留心,人家是怎么陈述自己的结果的、怎么由结果产生推测、怎样用结果验证自己的假设、怎样和已有的研究联系起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等等。3、 实验设计和方法是否陈述清楚。根据假设或目的,我们是怎么设计的实验,每个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写清楚。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做实验以前一定要把自己的实验方案拿出来和课题组的人讨论,让大家提提意见,否则如果存在实验设计上的不足或漏洞的话,轻则需要补实验,重则整个数据废掉,所以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好。关于实验方法的论述的话,如果是用的已经成熟的方法的话,引用相应的参考文献,自己简单描述即可,但是如果是新方法,或着对别人的方法有改进,那一定要把自己改进的地方写清楚,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重复性等问题讲清楚,如果内容很多的话建议写在supplemen
SCI审稿及写作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