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武术课讲义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健身价值。一、贵州中小学武术发展状况及相关信息1、贵州中小学武术开展现状:不容乐观,从问卷反映贵州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现状调查问卷2、相关政策及国家推广的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提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课程标准》将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学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其中武术运动技能方面的内容为:水平一(1-2年级):学习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基本手型、抱拳、马步、蹬腿、冲拳等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3~5个简单动作组成的动作组合等。【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武术操的表现。水平二(3-4年级):初步掌握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6~8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简单武术套路的质量。水平三(5-6年级):基本掌握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如能够做出少年拳、地方特色拳种、9~10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程度和表现出的精、气、神。【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少年拳的质量。水平四(7~9年级):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的1~2组技术动作组合。如基本掌握并运用9~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力量及其运用能力。【评价方法举例】由教师或者体育骨干作为进攻方,观察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防身术的情况。(2)《全国中小学武术健身操》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四套),并于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中推广实施。(3)2011年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武术段位系列套路已在全国推广,其中适合于中小学的长拳套路有1-3段;民族民间武术也可挖掘整理使之进入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武术段位分三级(初、中、高)九段。武术段位考评技术内容选自流传较广的拳、械和锻炼方法,首批推出了少林拳、长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戳脚、翻子拳、八极拳、螳螂拳、五祖拳、咏春拳等12个拳种以及不受拳种限制的《趣味武术》《武术功法教程》《防身自卫术》和剑术、短棍、二节棍等器械。3、政策措施:规范管理,促进武术发展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提出,全国武术工作要牢固树立大武术观,做好五个重点工作:(1)积极推进武术“六进”工作。“六进”是指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和进军营,以增加武术人口、扩大武术覆盖面、促进武术国内普及的基础性工作,力争让武术健身成为全国亿万人民健康生活的选择。2012年中国武协在贵州清镇的“六进”试点工作为开展“六进”工作提供了可行经验。(2)规范管理,继续扎实推进武术之乡工作:武术之乡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典范传承地,对武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3)继续推动武术段位制工作向纵深发展:2011年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段位制循序渐进的技术体系和由低到高的等级评价体系,易于让武术初学者接受和进入,同时能激发武术练习者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吸引他们为了达到理想的段位而不懈努力,从而保持我们的武术健身人群的相对稳定。(4)狠抓赛风赛纪,以赛事促发展。(5)加强合作,继续积极推进青少年与学校武术工作。4、讨论中小学武术发展方向以策略:二、中小学武术教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一)教材内容: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主要为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初级套路。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武术的教学效果,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兴趣、易教易
中小学武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