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号:200000000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绥靖油田新14区延9油层组储层地质建模研究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所属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油气田开发地球科学学院年导级:师:2013级***研究生:**填表时间:2015年11月24日支撑论文科研课题来源(√)国家级⒉省部级⒊横向(√)⒋自选论文课题类型(√)基础研究⒉应用研究(√)⒊综合研究⒋其它论文经费来源(√)课题(√)⒉资助⒊自筹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并且分布范围广,含油气层位多,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能源基地之一。经过石油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探明并开发了众多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田,但是油田随着勘探开发到一定阶段通常就会面临两个主要问题:(1)油藏的含水率不断升高,控水稳油难度增大;(2)由于储层具较强非均质性和开发过程中外界干扰的影响,导致可动剩余油增多。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下侏罗统延安组油藏主要以岩性圈闭为主,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开采的重要因素。绥靖油田新14区开发的目的层段属中下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层组。该区尚未进行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迫切需要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对油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反映油藏现状、描述流体分布特征的定量油藏地质模型,预测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指导油田在勘探开发阶段对储层非均质性、油水分布规律等的认识以及制定正确高效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政策提供有效、可靠的地质依据,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目的。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在国外的研究早就开始了,领先在该学科的前沿。伴随着克里金技术和地质统计学(克里格()和马特隆()开创的)的创新性研究,1985年,,直到1990年,Henriquez等针对河流相储层地质建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指出砂体厚度和发育位置对模型的影响,砂体地质参数难以确定,易受到主观影响。随着Alabert、Srivastava、,使得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算法不断更新改善。我国储层建模起步比较晚,和国外相比必然落后。中国地质学家根据陆相储层的研究,开始了定量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发展。1991年,裘怿楠等提出了河流砂体的立体网格化概念模型,开始了我国储层地质建模的研究;1991年,薛培华提出了“点坝侧积体沉积迭式”的概念,建立了曲流河的点坝相储层模式;1998年,林克湘等在油砂山露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定量储层地质建模所需的重要数据;2000年,裘怿楠、贾爱林等学者对我国储层建模进行了详细的回顾总结;2003年,张春雷通过对河道模型中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模拟的改进,使模型更合理化;2004年,王端平等提出了沉积微相控制建模的四步走;侯国伟、于兴河等相继提出河流相储层相控建模的三步走;2003年,李少华概括了河流相储层建模的几种方法及其优缺点。经过我国地质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陆相碎屑岩储层建模技术发展日益迅速。—1—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是鄂尔多斯盆地绥靖油田新14区侏罗系延9油藏。为指导油田能够更好地对油藏地质的深入认识和调整挖潜,对该区域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拟定了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下图),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地层对比与划分:地层对比划分的方

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