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柳树烂皮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柳树烂皮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作者孙辉王志勇(辽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摘要:通过我们两年多来的调查、研究与实验,基本搞清了柳树烂皮病在我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全过程。文中列举了柳树烂皮病的症状表现,论述了影响病害传播的因素,并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关键字:烂皮病症状表现影响因素防治方法近几年来,我市的绿化事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打造了很多具有传统韵味的自然式风景园林。沿河新建的近20万平的生态化绿地——护城河绿化带,为游人提供了桃红柳绿两岸飘香的景观环境。绿化处领导在全力提升绿地品位的同时,也要求绿化管护工作必须有所提高和创新。近三年来受气候、地理、土壤等影响,我市的树木病害发生率逐年增高,而以柳树烂皮病尤甚。护城河两岸栽植的柳树万余株,为了巩固绿化成果,把园林树木因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少,05年初绿化处科研领导小组向我们下达了《柳树烂皮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的研究课题。我们结合以往的经验、数据,通过两年多艰苦而有序的调查实验,终于完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以供参考。,国内外都有发生,是重要的枝干病害。我国东北、华北、内蒙、青海、新疆、等地发病率都很高,严重的影响用材林、防护林。受害树种除各种柳树外,还有新疆杨树、北京杨、毛白杨、加杨、桑树等。病害多发生于主干、大枝和树干分杈处。初期症状在光皮树种上患部表现为淡褐色微肿起的水渍状病斑。当寄主生长衰弱和空气湿度大时,病组织迅速坏死,变软腐烂,手压之流出褐色液体,具酒糟气味。病斑干缩是下凹,有时边缘裂开。以后在病斑上生出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由里边挤出乳白色粘稠液,遇空气简便桔红色至赤褐色。粘稠液不断伸长,形成卷须,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在粗皮树种病部无卷须,却在皮缝处挤出粘液堆成孢子块,桔红色。患部韧皮部与内皮层常呈褐色或暗褐色,糟烂如麻,易与木质部剥离。若树干环形腐烂时,就产生干枯病状。6—8月份在病皮上又生出一些小黑点,是病菌有性时期的子囊壳。病害以烂皮为典型病状,但常伴随着枯枝、焦梢、干枯等病状,如出现干枯全树死亡时,根部仍能生出大量萌发条来。(ValsasordidaNits.)所引起。其无性世代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chrysosperma(Pers.)Fr.]病菌的子囊壳埋生在由菌丝及树皮共同组成的子座中,子座中埋生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树上越冬。越冬后的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柳树干皮上,萌发产生芽管,由虫伤、日灼伤、冻裂伤口处侵入树皮。过冬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沿树干传播,或流到地面上,与尘埃一起借风力传播,落到柳树上萌发产生芽管,由伤口侵入树皮。病菌经腐生生活后生长繁殖破坏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再生分生孢子器与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当入盛夏时就生出带有子囊壳的子座。每次侵染树皮,一般经6—10日就可发病。、土质、树种等因素对柳树烂皮病发生的影响据我们观察本病于每年4月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缓和,9月中旬以后基本停止发展。据观察,平均气温在10—15oc有利于病害发展,若气温升高到20oc以上,则不利于病害发展。秋季气温下降也有利于病害发展,但由于树液流动缓慢,所以病菌

柳树烂皮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