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和实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篇经济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章“十一五”期间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主线,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全县“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4亿元和15518元,,%和18%;,,%%;,,%。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持续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一、第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预计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亿元,%。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由2005年的280家增加到4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54家增加到99家,超亿元企业由11家增加到22家,培育出年纳税超千万元企业4家,超百万元企业10家,工业经济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商贸流通业日益繁荣。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逐年提高,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十一五”期间,累计利用县外资金327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810万美元。五年累计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335个。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产业集聚区,,实现道路、电力、给排水、热力、燃气、电讯和土地平整“六通一平”,区内“五横四纵”道路网络已经形成,总里程达25公里。永银化工、金大地二期、贝迪高温等一批项目相继入驻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已达54家,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6亿元,新修了南环路、北三环、青岛路、深圳路南段、新西路,改造整修了人民路、高速公路连接线、解放路、二环路、北京路等城区道路25公里,建设了城市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县医院病房大楼、中心汽车站等一批重大设施工程,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电网投资不断加大,,建设了乔庄、张场、董庄等6座变电站。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建成了水榭花都、天元新城、凤凰城等一批标准化小区。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培育出北舞渡镇、吴城镇、孟寨镇等一批特色城镇,%。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推进有力,初步培育出保和二郎、北舞渡鹿庄、孟寨下澧等一批强村和试点示范村,示范村总数由2006年的16个发展到101个,建成市级示范村44个,新农村建设工作连年保持省市先进位次。舞泉双庙社区已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社区,孟寨沙澧花园、北舞渡贾湖等农村新型社区初具规模。舞泉镇西蔡、张楼、牛市口等城中村改造全面实施。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五年投入扶贫资金3475万元,完成71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田水利设施更加完善,新打机井3065眼,新增、,新增、。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新修改建各类公路600多公里,全县公路里程由2005年的1075公里提高到1375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100%。现代农业加快发
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