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痼疾。其原因是( ),并允许买卖的制度、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横征暴敛,不正确的是() ,将多出部分分给无地或少地者,唐朝中后期因土地兼并严重而废除 () ,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珐琅彩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④⑤①② D.②③④⑤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收入归皇室,不投放市场,部分投放市场,部分投放市场《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下表反映了(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10.《新唐书卷54·食货志》“(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缓和了钱币的不足D.“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宋罢镇将,置巡检寨,元、明因之,本(清)朝因之。顾商贸之辏辐而繁,而巡检之额设较省。无他,生逢盛治,巷列千所,夜户不闭,罗店百族,道不拾遗也。”这表明()《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14.《旧唐书·郑记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该材料最能反映() (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8分)(2)从材料一、二能够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8分),回答问题。
古代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