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观《举起手来》有感昨晚,学校组织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举起手来》这部影片,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影片,它以新型的手法,塑造了日本鬼子丑陋的形象。影片的喜剧效果非常好,在放映过程中,不时引得我们爆笑如雷。但是笑过之余,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入侵我国。在我们国土上任意地烧杀掳掠,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试想,日本仅是一个小小的岛国,面积与人口只不过相当于我国的一个省而已,但是他居然敢肆无忌惮地践踏我们的国土,在我们国家胡作非为,无恶不作。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34万中国人无辜丧身,魂无归处。更骇人听闻的是杀人恶魔的杀人比赛。日军的所作所为,惨无人道,令人发指。他们犯下的简直就是滔天罪行啊!这样的?回过头,我们是否也应该作一下反省呢?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会遭受到这样的欺压呢?国受欺负民无宁日,主要是因为我国贫穷落后啊!落后就挨打,贫穷就被人瞧不起。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虽然抗日战争最后以日本“举起手来”告终,但是,多少人为此失去了生命,多少家庭被毁坏啊!这是多么惨重的代价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怎样才能摆脱挨打的命运?只有奋起,只有强大。政治稳定了,科技发达了,经济腾飞了,民族团结了,综合国力雄厚了,谁敢来欺负?现在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了,相信那样的历史永远不会重演了。今日之中国,已今非昔比。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由“东亚病夫”变成了“东方巨龙”,再也不会有哪个国家敢欺负我们。但作为祖历史,不忘国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光荣传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为民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不息。2005年珍惜幸福——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天,我学习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学完之后,我心潮起伏不平,陷入了深思。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极差,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他求亲告友,好不容易才搭建起这么一间可怜的茅屋用以安身立命,可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到刮风下雨,他就愁眉紧锁,忧心忡忡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怎样一个“愁”字了得!由杜甫的苦日子,我想到了我父母亲以前的生活。据母亲说,她小时候家里经常揭不开锅,平时煮粥,是用一点少得可怜的米加一大锅水来煮,那粥水简直可以照得见自己的影子。肉是极少的,即使是逢年过节也难得吃上一回。那年月,烙在脑里心上的是一个“饿”字。住的虽不是迎风就倒的茅屋,但也好不了多少,是泥砖瓦房,一到台风暴雨天,屋外风雨,屋外风雨潇潇,屋内水声嗒嗒,奏响的是一首题为“穷苦”的乐曲。我们这一代人呢?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国家强大了,经济腾飞了,人们的生活不知比以前好了多少倍,象我,现在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住着安全舒适的楼房,不会有象杜甫那样“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苦况,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到年底,“岁晏有余粮”。物质生活非常丰富,无柴米油盐之忧。可以这样说,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这样的生活,我们该好好珍惜。可现在有些同学偏偏身在福中不知福,平时不好好读书,要不萎靡不振。无病呻吟,要不自暴自弃,拉帮结派,聚众斗殴,要不沉迷于上网、游戏
观后感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