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1905-1940),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者。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1934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领导部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粉碎日匪军多次“讨伐”,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6年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同年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1938年秋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集中兵力“讨伐”抗日联军,他被迫率部退入长白山密林深处。在缺食少衣、气候恶劣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战斗,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坚持抗日斗争。在一次战斗中,面对上千敌人的追击,孤身奋战五昼夜,不幸以身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胃中只有树皮、草根,没有一粒粮食,惊叹不止。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方志敏(1899-1935),出生在江西弋阳一个贫苦农户家。1924年3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底,作为红军十军团第二十军,第二十一师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皖南进军,遭七倍于我的国民党重兵包围,奋战两个多月,除一部突围外,大部牺牲,方志敏不幸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同年8月6日,从容就义。身在狱中的方志敏,一刻也没有停止斗争。在阴湿昏暗的牢房里,他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共产主义的殉道者》、《清贫》等16篇约13万字的文稿和信件。吉鸿昌(1895-1934),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任国民党二十二路军总指挥。蒋介石要他率部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他说:宁肯被撤职、坐牢,也决不执行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罪恶政策。结果被蒋介石解职,并被强令“出国考察实业”。回国后,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一起。他亲自率军北上,同日寇作战,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地。10月,抗日同盟军在国民党反动派与日寇勾结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被国民党何应钦扣押。在被押解途中,吉鸿昌潜逃天津。1934年11月初,国民党特务分子勾结天津法租界工部局将吉鸿昌逮捕,又花重金把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局胡同国民党陆军监狱。1934年11月24日英勇就义。赵一曼(1905-1936),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 率部给日寇以很大的打击, 她的名字使敌人闻风丧胆。1935年11月15日,赵一曼和团长王惠同率领的二团被敌人包围,突围时,赵一曼手腕被打穿。11月22日,敌人又包围了他们的住地,战斗中,赵一曼大腿骨被打断,昏倒被俘
英烈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