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五山二中佘瑞娟老师们,当我们牵着孩子的小手,漫步在街头时,你会觉得很平常,而当你的孩子躺在你的怀里撒娇时,你也会觉得很自然。当我们和家人一起谈笑着共进午餐时,你会觉得很平凡,然而就这既平常又自然的举动,可有的孩子却是多么的渴望啊!他们的父母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却丢下了他们嗷嗷待哺的孩子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这些孩子的目光中闪烁着期盼关爱的光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留守儿童”。爱是雨露,撒到哪里,哪里就会充满希望;爱是甘泉,流到哪里,哪里就会得到滋润;爱是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会获得温暖。我们广大教师每天都会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会感到责任重大。 记得去年12月的一天,我带领我校留守儿童去观看庐剧团在裕安中学表演的一场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话剧。每每主人公演到思念妈妈的情景时,孩子们便感同身受,很多人低声哭泣。尤其是三(2)班的黄鑫敬鹤几度失声痛哭,眼泪如决堤的江水奔流不息。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可见一斑。 记得有一次我不经意问我班留守儿童吴雪微多久没见到妈妈了,她居然说不知道。看着我充满疑惑的眼神,小姑娘羞红了脸,怯怯地说妈妈已经有两年没回来过年了。看着真让人心疼。我轻轻地抚摩着她的头,耳边不禁回荡起她爷爷的话语“孩子刚会走路他们就出去打工了,带孩子辛苦我们倒不怕,可管教孩子我们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让老师多费心啦!” 面对这群缺乏母爱父爱,缺少管教的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去关爱他们呢? 首先建立档案,掌握情况 在实践中,我校各位班主任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其次用心关爱,感受亲情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我校各位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一)制定计划,注重平时。针对各班级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我校的“爱心妈妈”们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四(1)班的留守儿童张晓乐十分聪明,却尤其调皮,学习成绩很不稳定。爷爷奶奶疼爱有加,却无法管束。马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他每日作业面批,及时补差补缺,上学期抽考他数学尽然考了100分。马老师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令张晓乐家长尤为感动。除此之外,马老师还注重培养张晓乐的业余爱好。在我校的校园文化节上张晓乐用葫芦丝吹奏的《军港之夜》,让台下掌声雷动。课下老师们经常开玩笑说“马老师,你家孙子张晓乐
浅谈老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