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从哪里突围2008年以来,以“物美价廉”为最大特点的“中国制造”,遭遇了几十年来最严寒的春天。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使得“中国制造”仰仗的价格优势迅速丧失。面临严峻形势的“中国制造”将从哪里突围?“中国制造”想要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没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是不可能的。“中国制造”遭遇最严寒的春天2008年以来,以“物美价廉”为最大特点的“中国制造”,遭遇了五十多年来最严寒的春天。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使得“屮国制造”仰仗的价格优势迅速丧失。大批的外资在华企业逃离珠三角、长三角,逃离中国,再加上全球一波又一波的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诉讼官司,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诉讼的头号目标,以致我们不得不问:2008年,还有多少“中国制造”能存活下来?当然,每个硬币都是具有两血性的,我们也不必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严重。这样的形势将会迫使处于价格低端的“中国制造”,向价格中端甚至高端迈进,“中国制造”是必须发生这样的蜕变,以绝地求生的。渐渐脱离廉价的消费品市场,向中高档的产品市场前进。这样的事迟早会发生,这道槛也早晚得过。中国必须打造数量众多的、属于自己的中国品牌,而且“中国制造”也具备了建造中国品牌舰队的实力,中国l!初步达到了与发达国家在中高档产品上一较高下的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不能总是“物美价廉”,不能一直靠卖苦力、卖资源生存,“屮国制造”不能总靠价格低廉、广种薄收、利润菲微血拼,而是要尽快地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产品,真正地让“中国制造”扬眉吐气。当然,这个过程会是很艰难、很痛苦的。从“温州制造”说起说到“中国制造”,我们便不能不说“温州制造”。温州这个风景优美、依山傍海,地处瓯江入海口的浙南小城,有一组辉煌得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以前,我们只知道上海和广州是中国最大的轻工业生产基地,而温州仅仅是东南沿海的一个很普通的、货物吞吐量不算很人的小港湾而己。可迅速崛起的温州,真让我们有点儿眼花缭乱:就是在这个地方,生产了全国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温州的低压电器、五金制品、汽车摩托车配件、陶瓷制品在国内也都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温州制造”的崛起就是“中国制造”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2008年,温州制造商的H子也越来越难过了。2008年的春节,尽管中国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雪灾,可雪灾并没有给温州带来灾难,温州很平静地渡过了雪灾。然而,春节过后,很多温州人惊讶地发现,另一场“雪灾”在渐渐压垮温州:温州的工厂关停掉了一大批,报纸上厂房转让和出租的广告越来越多,每天都是整版整版的。和前两年相比,尽管租金降低了40%左右,可厂房还是租不出去。在温州,除了服装、皮鞋、电子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关停以外,关停倒闭的危机还在向温州的一些特色轻工产业扩散。打火机是温州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冃前全球有百分之八九十的金属外壳打火机都产自温州,毫不夸大地说,温州垄断了全球的打火机生产。按说这不仅是一个讣温州人值得骄傲的数字,甚至是一个很让国人骄傲的数字。然而,不幸的是,温州的打火机企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倒闭了八九成。仅有三五十家门还开着,在硬撑。是什么原因导致温州的打火机企业的大面积
中国制造从哪里突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