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文物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淇县旅游局紧紧围绕实施“旅游名县”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务实营销,精细管理,强力开发,品牌突破”的工作方针,牢牢把握旅游转型升级这条主线,狠抓项目建设,强势宣传推介,严格行业管理,创新发展机制,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积极开拓北京、郑州、台湾等旅游市场,游客结构明显改善;景区建设日新月异,旅游规模不断膨胀;努力创建得到提升;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鬼谷子文化节,打造文化旅游高地。1-11月份,,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81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85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和%,(县制定的目标为,国内游客人数增长12%,国内游客收入增长18%;,旅游直接收入为2318万元)预计全年接待各类游客219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890万元,,新兴支柱产业的作用逐步显现,旅游综合效益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古灵山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摘星台景区顺利通过国家AAA级景区现场验收,淇县被命名为“中国鬼谷子文化圣地”。全县没有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工作目标。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摘星台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旅游发展战略布局A级景区代表一个地方旅游的发达程度,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灵魂,对于提高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重大的意义。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朝歌古城•淇水鹤壁”旅游品牌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摘星台公园殷商文化遗迹众多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积极开展了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力争通过创建进一步完善摘星台公园的文化旅游功能,将公园打造成我市的文化名片和承载朝歌古城风韵的载体,真正叫响文化朝歌品牌,使我县旅游业形成以云梦山为支撑的鬼谷子文化品牌、以古灵山为支撑的女娲文化品牌和以摘星台公园为支撑的朝歌文化品牌,整体实现了旅游业“三大文化旅游区”的布局。通过克服种种困难和积极认真的工作,我们对摘星台景区的游览系统、游客服务系统、旅游标识系统进行了重新打造,高标准建设了游客中心和售票房,对南北大门进行了重新装修,新建了朝歌诗苑、朝歌成语苑两处文化景点,完成绿化面积近5000平米,建成三星级厕所一座,同时对全园职工进行了教育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11月3日,省旅游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验收组,对摘星台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通过实地查看,验收组认为,摘星台景区已经达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将向省旅游局汇报批准。(二)加强鬼谷子文化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鬼谷子文化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鬼谷子文化研究。5月9日,首届中国鬼谷子文化节在云梦山景区隆重开幕,中罗杨,中何白鸥,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市政协主席张俊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雅玲,中国先秦史学会研究员、秘书长宫长为,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会长房立中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游客共3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举行了国家民协命名我县为“中国鬼谷子文化圣地”的授牌仪式。文化节期间举办了鬼谷子文化大讲堂、特色工艺品展示交流会、鬼谷子收徒传艺故事实景演出、文艺娱乐项目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节的召开提高了云梦山鬼谷子军事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我县从更深层次上挖掘鬼谷子文化内涵。我们还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鬼谷子学术交流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了两岸沟通交流。(三)发挥独特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内涵,古灵山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必然要求。我县古灵山景区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女娲文化圣地,《封神演义》开篇第一篇“殷纣王女娲宫降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现存景点有女娲宫、女娲峰、太公湖、比干财神殿、古佛洞、醒目泉、灵光阁等景点百余处。近年来,景区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按照“挖掘、整合、弘扬、转化”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文化旅游氛围,将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成功打造了“封神文化、女娲文化、财神文化”三大文化旅游品牌,同时每年还策划举办“泼水节”、“梨花节”、“财神节”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节会活动,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今年成功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授予“中国最佳文化旅游景区”,这是古灵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后获得的又一个国字号重量级品牌。(四)大力实施北扩南进战略,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努力在调结构促增长上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我们把宣传促销作为提升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树立旅游整体形象
文物旅游局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