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初中生活何才华十岁那年,我升入初中,那是一所乡级初中,只开设初一初二两个班大约百十个学生,这所学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从我家到学校要翻过一座大山步行30余里山路,当时我们全村就我一个初中生,个子又矮又小的我,每周日下午就得自己背着包谷米,带上菜,往学校走,幸好在那时我遇到了我最要好的一位同学,他比我大几岁,住在我家下面的村子,每周日他都在家等着我,我们一同到学校。在学校的五天半里,除了学习,吃饭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当时生活都比较困难,米、菜都是从家里带的,学校基本上不卖菜,每顿都是包谷米粥,自己拿着碗炊事员用铁瓢舀上一瓢倒在碗里,端回宿舍就着自己在家带的菜或者各种辣椒凑合着便是一顿饭。早餐是从来都没有的,更不用说去买个馒头和油条吃。不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早餐有蛋奶,食物品种是应有尽有,而且不用自己动手洗碗(现在有些同学吃完饭,连饭盆都不放好就走人,这习惯就太差了,要改正)。那时一个水龙头下面挤着三四个饭碗,同学们非常自觉有序地晃着自己的饭碗洗好。(我们初一学生也不会因为小而遭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反而时常会得到他们的照顾。可真是团结就是力量,互助好比翅膀。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我想这也是我们现在极力倡导的和谐校园生活。)中午晚餐都吃从家里带来的菜,而且五天半都吃从家里带来的各种不同的菜,同学们都很团结,吃饭时各自拿出自己的菜摆在一起,比现在酒楼里的席品种还要多。要知道我们那个时代,经济还是紧张的,父母基本上是不给零花钱的,读初一时一周的伙食费才三角钱,我们家庭条件相对要好一点,每周给我一元钱,我用去3角剩下的7角却不知道咋用,几个星期下来我基本上能算学校富裕的学生了,只有偶尔到一次集镇就猛花一次钱,买小人书啊,买学习用品啊,零食啊,几块钱就能买上一大包。那时候我们的生活都很节俭,我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很简单就是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现在回头想想初中的生活是很清苦,全班二十来个男生住在一个宿舍里。说是宿舍,其实就是一个大教室,床板放在两边一张连着一张,中间留一条过道,很拥挤。十几个学生连在一起睡,如果身边遇到不讲卫生的学生那就糟了,小心惹上一身跳蚤。宿舍里只有一个小灯泡,暗暗的。那时,有许多同学晚上不懂得用眼卫生,在宿舍里看书,后来眼睛近视了,我有幸还好。我们的宿舍离厕所很远(大概有五六十米,不是同一幢房的),由于胆小怕事,晚上上厕所成了个大问题。我们就发挥了协作精神,两人一组,只要一方上厕所,另一方要义不容辞的一同前往。夏天还好,有把破扇子就能够与炎热、蚊子作斗争,大不了身上多几个包。冬天就惨了,没有暖气,又买不起暖水袋之类的取暖器,虽说可以自己带热水壶,但是打开水很不方便。那三年的冬天,我都是洗冷水过来的。那三年的我每个冬天都冻伤了脚。这么多年后回头看看那三年,竟有些佩服当年的自己,那个时侯心里并没有觉得苦。在那三年里我学会了在生活上照顾自己。我的自理能力应该得益于那三年。也让我懂得青年时代的锻炼比黄金还贵重的道理。每周可以回家一次。和我们今天的休息时间一样,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晚上正常上晚自习。周六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从来都没有阻断过我们回家的脚步。在这三年中我曾经历过大风的天气,我张开双臂趴在风上往前走,感觉整个人是被托着
回忆我的初中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