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教师,你幸福吗?近两年,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经济在增长,幸福在增长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4年在网上开展了一次调查,测试职场人士“工作幸福指数”,测试设定的最高值是5,最低值是0,调查最终显示的结果是,中国在职人士总体“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状态。每10个人中就有3个人的工作幸福感偏低,而觉得工作幸福的,只有1个人。TV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位邮递员让我十分感动。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他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他就是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他就像一面镜子,让许多职业人在扣问自己的职业观,反思自己追求的所谓的“职业幸福感”,特别是与他有着相似的环境的农村教师的我们。我们自问:农村教师,你幸福吗?二、端正职业观才能获得幸福感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其实,我们的工作与王顺友20年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彩多少倍,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新的职业观要求将工作与生命信仰的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意义与永恒,转换到意念上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在读了《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后,我们又被邹有云、黄静华等五位教师还有重庆开县的教师群体所感动,而且更多了一份亲近与真实。其中,黄静华老师说了有关“幸福”的这样两句话:“教育工作是一项幸福的事业。”、“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教师是世间最崇高的职业,最神圣的职业,最阳光的职业,但这不等于我们每一个教师就自然是最崇高、最神圣、最阳光的了!且不论我们是否能像邹有云、黄静华们那样为这伟大的事业做了多大的贡献,但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是合格的,是已经具备了职业化素质的才行。教师的职业化素质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职业道德,即师德。有人把师德精辟地概括为这三条,即“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理想与牺牲”。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中间绝大部分人的职业观点,至少在我们刚刚从事这个职业的时候,满腔热情地报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念,为能当上教师而幸福着。三、在享受教育中获得幸福感让我们这样尝试一下吧: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
教师幸福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