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宁自治县丁旗中学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实行依法治校,使学校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全称:镇宁自治县丁旗中学。第三条学校性质:全民所有制的全额拨款教育事业单位。第四条学制:三年。第五条地址:贵州省镇宁县丁旗镇商业街邮编:561200。第六条学校服务范围及对象:镇宁自治县丁旗镇域内普通初中年级学生。第七条学校业务范围:普通初中教育教学等工作。第八条学校“一训三风”校训:向上向善明志创新领导作风:有胆有德有情有度教师教风:敬业、爱生勤勉求精学生学风:勤学善思乐究爱创第九条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培养师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为办学思想,本着“德育为首,教研为先,素质为本,质量为魂,艺术、体育为突破口”的办学方针,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第十条办学目标努力构建“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教师—整体优化有特点;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办学模式。第十一条办学思路及措施(一)治校要求1、和谐:家校和谐、干群和谐、师生和谐。2、有序:学有规范、教有规格、管有章法。3、激活:激活动机、激励活力、激发潜能。24、创新:创建高效能素质教育体系,引入现代信息科技和先进经验,注重教师专业终身发展。(二)治校观念1、管理观:坚持树立“自主发展”办学观;坚持树立“与时俱进”特色观;坚持树立“全面发展”质量观。2教育观: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3、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成具有巨大潜能的人;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把学生看成具有个体差异的人。4、教学观:一要坚持立足新的课程改革,教好每一门课程(学科)。二要坚持“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好每堂课。三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三)治学基本措施1、培养五种作风:严格的规范、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勤奋的态度、创新的精神。2、提高四项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艺术审美素质。3、加强三种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开发两种潜能:道德潜能、智慧潜能。5、发展一个特长:个性特长。(四)管理基本机制1、目标导向机制2、榜样示范机制3、团队协作机制4、竞争激励机制5、利益驱动机制6、制衡约束机制第十二条发展方向1、教育观念现代化2、办学条件标准化3、师资队伍专业化4、教育管理规范特色化第二章学校管理第十三条学校的举办单位为镇宁县人民政府,主管单位为镇宁县教育局,受3镇宁县人民政府和镇宁县教育局的领导,业务主管单位为镇宁县教育局,登记管理机关为镇宁县编制委员会。第十四条学校按镇宁县编制委员会的核定,设置校长1人(学校党支部书记由校长兼任),副校长2人。教职工编制总人数共91人,在岗72人。内设机构有:行政办公室;思政处;教务处;总务处;共青团支部;妇委会;校工会。根据镇宁县编办文件精神,学校内设行政办公室主任1人;思政处主任1人、副主任1人;教务处主任1人、副主任1人;总务处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共青团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工会主席1人。第十五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校长由镇宁县教育局任命。第十六条校长职责:(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团结和依靠教职工,充分发挥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教师学习政治,组织教师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注意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努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靠学校群众组织,共同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三)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原则,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四)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教学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教研活动。(五)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及课外教育活动,确保这些教育和活动生动活泼、卓有成效地开展。(六)领导和组织总务工作,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总务工作为教育教学、为教职工服务的方向。严格管理校产和财
镇宁县丁旗中学学校章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