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峡之秋2.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峡之秋》是教科版第九册的第十一课,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认真细微地观察与体验,抓住了长江三峡中秋这一天中自然景物特点的变化,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不能只重内容,而轻视甚至忽视形式;恰恰相反,应当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由关注课文“写什么”转移到关注课文“怎么写”。这样,我就确定了本节教学探索的重点——由重“内容”向重“形式”转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3、领悟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语言的“精确妥帖”,手法的“恰到好处”。4、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深切体会作者所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2、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手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创境情境,说“秋天”谈话引入,引导学生说说四季景色,重点说秋天 【意图:学习抒情散文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学习之始就以满腔的激情投入。一方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写景文章的写作基础,便于适当调整教学】二、入情入境,读“秋天”(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入手,整体把握。读题解意:读了课题,你想这篇文章应该是写什么的?2、自由读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初步了解文章写的什么景。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这篇课文写的什么?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意图: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的一般方法是首先知道作者写的什么景,进而弄清作者借景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二)理清文脉,重点细读过渡语:在作者的笔下,三峡的秋色秀美无比,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呢?请同学们扫读课文迅速找出答案。1、扫读课文,弄清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在书上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同桌交流。3、指名反馈。(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4、理清文脉。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5、把握重点。【意图:文脉理清了,读者的思路就清晰了。学生就可以沿着思路去认真阅读、思考、体会、感悟,就能牢牢把握课文重点了。】(三)突出重点,细读品味1、学习第一段,体会这一段的作用。2、按时间顺序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1)自由读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笔下三峡之秋早晨的景色。学生边读边圈点批画优美的词句,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抓景物特点的。(2)同桌交流。(3)反馈。板书:露水闪耀峡风凉绿叶金实明丽早晨,三峡秋色的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明丽)。(4)品味感悟,问题:为了突出“明丽”这一景色特点,作者怎样描写所观察到的早晨

三峡之秋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0-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