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听听那冷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⑴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⑵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⑶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二、过程与方法:⑴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⑵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小花竟蕴藏了整个春天,整个世界。那是怎样的领悟啊!如何才能获得这般的情怀,需要我们“慢慢走,欣赏啊”。78岁高龄的余光中先生在“冷雨”中又感受到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笔下的冷雨声。(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自称“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的著名诗歌《乡愁》传遍华人世界,还有《望乡的牧神》《民歌》等,散文有《沙田山居》《听听那冷雨》等。(三)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1、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全文,看看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抒发了一个远离祖国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2、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题目中的“冷”是否恰当,能否换成“寒”或“苦”?雨的凄冷景冷情的凄冷情景+情=意境由景生发出的绵绵乡愁3、思路明确:①由雨季的开始,引发思念。(春雨引发思念)②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由雨展开联想)A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关于“雨”的联想。(雨的文字)B从嗅、看角度写“雨”,抒发了思乡的愁绪。(嗅雨、观雨)C从听的角度写“雨”,尽情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与思念。(听雨)③听不到雨声的失落,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埋入心底,沉淀。(将雨的回忆沉淀)(四)文本研习 1、师读第一段,生思:①总结本段的语言特色。②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①叠词叠句。“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凄凄切切”等词把雨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雨的缠绵、细蜜、柔情等溢于言表了。②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大陆)①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②文中的“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

听听那冷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