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维互动探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维互动探究.doc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维互动探究【摘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社区资源互动融合,密不可分。家长参与、家长教育进一步深化了家园合作的内涵;社区拓展了幼儿学习与活动的空间;家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拉近了家庭与社区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幼儿形成社会认同感。【关键词】家庭;幼儿园;社区;互动合作【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44-03【作者简介】郑慧俐(1987-),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硕士。一直以来,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在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人们渐渐意识到,幼儿教育仅靠幼儿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环境、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习惯不仅塑造着孩子的个性,而且还影响着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与成长。而家庭又居住在不同的社区里,“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内,互相联系着的具有共同成员感、归属感的人群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牡区作为社会环境之一,同样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各国幼教改革和发展共同关心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情境教学理念认为,知识只有在它所产生及应用的活动与情境中去解释,才能产生意义。因此,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脉络环境中孤立出来,在本质上,它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学习需要融入实际社会文化与脉络情境中,方能建构出有意义的知识。家庭、社区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所,幼儿每日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与家庭、社区中的各个要素发生联系。此外,从教育理念上看,终身学习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体,终身学习应以家庭、学校、社会为空间场所,贯穿个体从生到老的各个时期。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三维互动可以建构一个网络式的教育环境,进而形成幼儿教育的合力。近年来,家庭、幼儿一、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教育的特征与功能家庭教育是亲情化的教育,具有随机性和生活化的特点。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技能与文明礼仪,其影响方式是个别化的。家庭教育往往缺乏计划性,以生活教育为主,容易忽视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是有目的、有组织、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其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向幼儿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与学习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是以集体化的影响方式,对全体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而单一的幼儿园教育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社区是大众的公共资源,社区教育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增加幼儿对社会知识的了解,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社区教育者的教育意识不够明确,教育的针对性也不强。因此,家庭、幼儿和社区三者之间不应是分离和对抗的,而应当是互补合作的关系,三者之间应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承担幼儿的保育与教育责任。二、家庭、幼儿园、社区融合教育的发展现状(一)家长参与合作教育的意识淡薄目前,家长对与幼儿合作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家长缺乏合作的意识,很少主动协助教师共同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缺乏持续长久的家园合作;有的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地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的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与有效的教育策略,导致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出现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削弱了教育的有效性。(二)幼儿园合作交流方式单一通常

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维互动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