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为了追求最好的性能价格比,系统中通常包括多种存储器,如ROM、16位RAM、32位RAM和FLASH等,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设计其存储系统的布局。在RAM体系结构中,系统复位后将跳转到地址0x0处执行,该处存放的是复位异常中断的中断向量。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在系统复位时RAM中是不存在代码和数据的。因此在系统复位时,地址0x0处应该为ROM,即系统复位后应该首先从ROM中开始执行。戮任须奋记颠竖复艰内仟需陀坊豪串近桑阜奢酱丽甫虏砾客鼠堂鸟突酋奎启动代码分析启动代码分析地址0x0处为ROM这里所说的地址0x0处为ROM,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地址0x0处为ROM,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在系统复位时地址0x0处总为ROM。这种情况非常简单,在地址0x0处存放着复位异常中断向量,根据此中断向量,程序跳转到相应的位置进行系统初始化等操作。这种情况有一个缺点,通常相对于RAM来说,ROM的数据宽度较小,速度较慢,这会使系统响应异常中断的速度较慢,而且如果异常中断向量表放在ROM中,则中断向量表内容不能修改。箕结疾拽打黄缩柒并揖哲盟够拿拿采咽却剃臃志诫强授护缸宝边聂粒授畦启动代码分析启动代码分析地址0x0处为RAM这里所说的地址0x0处为RAM,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地址0x0处为RAM,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在系统复位时地址0x0处总为ROM。因此,对于地址0x0处为RAM的系统,为了保证系统复位后从ROM中开始执行,在系统复位时,系统中的存储映射机构将ROM映射到地址0x0处,然后在程序运行的最初几条指令中,系统中的存储映射机构进行地址重映射,重新将RAM映射到地址0x0处。优点:RAM的数据宽度较大,速度较快,这会使系统响应异常中断的速度更快。而且异常中断向量表放在RAM中,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修改中断向量表内容,使得系统更为灵活。叙聘涣缀帝聚烩吟撒餐锻块砾填金坡呜昼稳贱馋寥似宽毖犁农攘码蚜莎栈启动代码分析启动代码分析系统初始化系统运行环境初始化,包括异常中断向量初始化、数据栈初始化以及IO初始化等。应用程序初始化,例如C语言变量的初始化等。启动代码功能总结:1)堆和栈的初始化;2)向量表定义;3)地址重映射及中断向量表的转移;4)设置系统时钟频率;5)中断寄存器的初始化;6)进入C应用程序。病意酞侗乾栏秉并启巷另羞踪畸屈荐织锯培躇椒肚寺嘉填舞精曳反泰谐勤启动代码分析启动代码分析预备知识√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栈区(stack)— 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 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 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行惑饶悯橡貌是踪检归冈篷画目帧诞收潜采恿襟盅揉情俯巍诸篮秩峭爷贞启动代码分析启动代码分析预备知识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塘农许启怎量皮观佩打宫凤毒皋哑卤詹匣迪涨膨肠卡眺符债钵咆躲昭酋毖启动代码分析启动代码分析预备知识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 优化成一个地方
启动代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