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师范分院,山西运城044OOO)摘要: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时代,,对琴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体悟,,对我们了解古琴艺术的成就和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尝试寻找有关古琴琴名,琴家,琴曲,琴艺及琴文化的相关记载,感受和探索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创作,:古琴;唐代;诗歌;音乐艺术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1—1491(2009)06—0020—04古琴,亦称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名列"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之首,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必修课,能否操琴弄曲,或聆听琴曲以心解心,,又至广至大的古琴,映射出博道精深的琴学内涵,甚而延伸至中国古代美学与哲学之范畴,实可谓传统艺术之瑰宝,故而成为三千年音乐与文化的交融中,历代思想家,文学家,,也以自己的方式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其多以诗为主体,"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唐代,诗歌无疑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统治阶级的"仁","礼".诗要成为歌,必然要符合音乐发展的规律,为了与乐相适应,诗体突破了古诗的字数和韵律,,唱诗和乐,在诗人当中已经成为一种风尚,《竹里馆》:"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清晰地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副画面:深山幽林,流泉淙淙,,身携古琴一张,端坐磐石,抚琴而歌,与孤寂悠远为友,,我们可以推断出琴与古代文人生活的关系密切,众多的文人雅士常以这样的方式,弹琴抚弦自娱心性,,,我们可以找寻到有关古琴琴名,琴家,琴曲,琴艺及琴文化的相关记载,感受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创作,,唐琴无论从音色,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都可以说是历代传世名琴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为众多琴人和收藏家梦寐以求,,以雷公琴为最."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而"雷公"雷威一生所制之琴,又以"春雷"《听松图》所题之七言绝句:"吟徵调商灶下桐,,似听无弦一弄中"中,相传赵估身穿玄色袍,所弹一仲尼式琴,可能即春雷的原型…."绿绮"是唐诗中记载的又~《临邛怨》的诗句:"惆怅妆成君不见,空教绿绮伴文君."卢仝《有所思》诗:"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李白也在《听蜀僧浚弹琴》记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凤求凰》,赢得卓文君的爱情,:2009—10—30作者简介:冯晓琴(1975一),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运城学院师范分院艺体系音乐讲师.①本文中的诗句均摘自"全唐诗库"第6期冯晓琴:论唐诗中的古琴艺术2l唐诗中,《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孙氏《闻琴》诗句:"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李颀的《题僧房双桐》诗句:"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他们分别引用选材,用料及古琴形制之"丝桐","朱弦","焦尾"《张山人弹琴》:"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白居易《清夜琴兴》:"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另一首《船夜援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刘长卿《昕弹琴》:"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我们可以看出,三人又以"玉琴","素琴","七弦","七丝",不仅有高深的文学修
论唐诗中的古琴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