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磨课反思针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动作要领到底要不要讲得那么细,课中的分解动作练习有没有必要?因为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了动作要领之后,动作相反不协调了,变形的动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不利的。在我确认上排球课之前,我考虑了这些问题。 在这次磨课中,我以软式排球为教学用具,教学生各种方式的抛接球,在三次磨课过程中,运用了情景教学的模式,把学生带到他们喜欢玩耍的动物园中去,学生兴趣投入,是一堂相对较好的适合二年级学生水平的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1、学生游戏时,有一小组人数不相等,致使比赛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证;2、学生排成四排横队时,个子高矮不一,没有按照从右到左依次为高到矮的顺序排列;3、老师站位欠正确,没有站在正中发令及讲话。此课的整体表现较之前的磨课有进步,说明磨课者下过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准备,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了,但在课的内容中,有些技能难度可以加强一些,比如:老师示范一个动作的难度,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难度动作可以做得出来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的精神,也可以在课程中进行考试过关的形式,发挥学生的好胜的心理作用。在课堂组织上,该充分地放手,还是要收?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中,省教研员说,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课。认为上体育课没有必要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慢跑。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想法,不能让学生觉得上操场好象上刑场一样。提出了现在的体育教学有些教师还是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增强体质为教学目标。实际上增强体质在一堂体育课中很难体现,例如某一班级学生上课,教师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分别推铅球8次,跳远6次。应该说每个同学在一堂课练完这个数字量不能说少,但算算运动时间,每次算它5秒钟一次,8次32秒,6次24秒,总共是1分钟的运动量,再加上慢跑,做操,顶多合起来10分钟,10分钟的运动时间能体现一堂课的强度吗?我们要改变只教运动技术不教身体锻炼方法的教学,要改变正规比赛的技能不教有乡土气息与生活结合密切的身体技能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道理,学会方法,并能在练习的过程中与同学和睦相处。 本次磨课比赛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上课经验与知识,对我今后的上课水平及理念都有很大的提高。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磨课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