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桃子》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分桃子》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学习主体:小学二年级学生学科:数学已有知识: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教学准备:课件,投影器、小棒、练习本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分桃子三、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四、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五、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2六、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乐园。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故事导入:有一天猴哥、猴弟和妈妈一起到山上摘桃子,兄弟俩可能干啦,一会儿就摘了一大篮子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妈妈可高兴了,挑了8个最好的桃子,准备奖给两只小猴(猴哥跟猴弟),怎样分?谁愿意帮帮猴妈妈呢?2、课件出示分桃子图并板书:分桃子3、指名几个学生尝试说说怎样分。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活动一:分桃子(初步感知平均分)1、动手操作,感知“分”的含义。①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动手帮猴妈妈分桃子。请各小组用桌面上的小棒代替桃子,分成2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并填在表格上。3猴哥/个猴弟/个②、学生分组活动。③、全班交流师:能把你们组的分法告诉全班同学吗?学生说出分法,老师填表格。2、探讨“分”的情况,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老师指着表格说:把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一共有6种分法,你们认为哪种分法会让两只小猴子都满意呢?学生就会说:每只猴子分得4个桃子(投影机出示:每只小猴子抱着4个桃子,高兴得跳起来。)师:像这样把东西分得一样多或者同样多的方法,我们叫平均分。(板书: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活动二:分木块(加深认识平均分)①下面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应用刚才的知识想一想:把6个木块4分成2堆,有多少种分法?怎样才算平均分?②先让学生独立分一分,然后全班交流。强调每堆分3块这种分法叫平均分。活动三:小猫分鱼、小狗分骨头(拓展平均分的种类,深化平均分的认识)1、小猫分鱼①师:刚才我们学均分。同学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小猫、小狗怎样分它们喜欢的食物?有一天,4只小猫去河边钓鱼,一共钓了12条鱼,它们围在鱼的周围,(出示小猫图)要把12条鱼分给4只猫,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请同学读一读。②请同学摆小棒或圈一圈的方法,分一分。③全班交流。师:你们是怎样分的,哪个组愿意上来分一分?(让5人小组走上讲台,1人负责分,4人

《分桃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