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概况戚继光抗倭的背景、过程以及葡国骗居澳门的史实。2、通过史料分析探究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条件、意义和戚继光抗倭的性质、胜利的原因。3、通过本课学习,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与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教学难点:郑和能实现远航的条件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一:交往-----郑和下西洋目录二:冲突----戚继光抗倭葡国骗居澳门交往-----郑和下西洋第一部分郑和,原姓马,云南人,回族,小名三宝。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内宫太监,并赐姓郑。1431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封郑和为“三宝太监”。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明朝的国威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出发地点到达范围1405~1433年先后7次航行船只最多200多艘,最大的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刘家港刘家港(1405-1433)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红海沿岸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5.45 MB
  • 时间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