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城市交通运输》教学案例分析嘉善高级中学杜敏华(314100)《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地理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改变过去单一地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状况。近年来,我校的地理教学一直在努力实践这一新理念,下面的课例《城市交通运输》的教学设计就突出了“生活中的地理”这一主题。教学背景1、《城市交通运输》是高一地理(必修)第七单元中的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知道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2)、使学生能理解不同城市道路网的基本作用,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思路。其中,重点掌握两类城市道路网的特点及作用,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2、本课是我校青年教师小郭在校教研活动中所开的研究课,笔者作了点评。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师:城市交通运输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密切相关,通校生每天上学放学都亲身参与着嘉善的城市交通,能请几位同学描绘一下每天上学放学经过的路线吗?生:3~4位同学回顾了路上经过的谈公路、人民大道等。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回答的路名,并问:上学放学路上这些道路上的行人、车辆基本状况如何?过十字路囗时你能看到什么设施?这些道路和设施占我们城市面积大约多少?大家上学与放学,路上车辆、行人数量一样吗?方向又如何?生:七嘴八舌回答行人与车辆交叉混合,道路交通设施占地面积很广,上学比上班族早,路上比较冷清,下午五点放学与上班族挤在一起,十字路囗拥堵严重。师:很好同学们已点出了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此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香港交通图及一、城市交通运输特点,总结城市交通运输特点并适时点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最大不同。[问题讨论]师:下面,我要做一个关于本地城市交通状况的调查,请问对本县的城市交通状况大家有什么意见?以前后左右四个同学为一组议一议(给时2分钟)。此时老师在组间来回走动,适时提醒:中山路、车站路的交通状况?放学时过十字路口感觉如何?坐落在马路边上的住房,居住在里面的居民有什么感受?生:讨论后回答过十字路口拥堵严重,且逢红灯停下的助动车、汽车等废气污染十分严重,过车站路狭窄的道路与拥挤的人群有时使自行车骑行寸步难行且极不安全等。师:这反映了城市交通存在着什么问题?有什么危害与影响?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呈现二、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对策1、问题:交通拥挤与交通环境污染师:这些问题我们都深受其害,那么大家能不能为交通部门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呢?(用时3分钟)根据学生讨论后的回答归纳总结,对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错时上下班;对污染:实施减少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加强道路绿化;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出示多媒体板书2、对策)并对有创意的的建议加以表扬。[延伸探究]师:对两个问题共同的办法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如何合理规划?现在我要考一下大家对本县交通的熟悉情况。老师下发已事先印制好标示了本县主要建筑的纸张,要求学生绘上本县城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用时5分钟)。对绘制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加以指点并把绘制较好的二张图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师:大家在画图的过程中能看出嘉善县的市中心城区道路布局是什么形状吗?701公交车为什么能绕城环行?生:方格状、方格
城市交通运输教案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