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悲天悯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悲天悯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长沙市“英才工程”校本研训示范校骨干引领者跟进培训班结业典礼发言吴志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雅礼实验中学吴志勇老师,代表一小组向大家作汇报。首先由衷感谢长沙市教育局、长沙教育学院和华东师大组织了这么高规格的跟进培训,我们全组成员都感到受益匪浅,人人满载而归。冯处长说,本次培训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我们一致认为,空前可以,切莫绝后。我们的理想就是,下次这样的跟进培训就在咱长沙搞,专家可以就是咱们在座的各位!十年,是一个课改的小轮回,课改十年后,我们又聚在一起,重温课改最本真的追求。本次课改是新中国的第八次课改,本次课改是全球性的,发起于芬兰成熟于美国然后波及全球。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回首20世纪100年,人类破灭了一个梦——一个关乎人类幸福的梦!1900年人类颁发了首届诺贝尔奖章,100年,人类迅速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发展推到了极致,我们所有人都在迷信: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能够把人类送达幸福的彼岸!最终,我们发现,人类被固定在了科学和技术衍生出来的“流水线”上,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点,甚至终其一生。从此,人性变得单薄、苍白而疏离,人变成了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手段工具而不是目的。教育也在“为培养科学家式的学生”而呕心沥血,于是“精英教育”大行其道,无望成为科学家的孩子成为教育的弃儿!人类不仅没有到达幸福的彼岸,反而连“外婆在孤寂和悲凉中沉淀出”的“仁慈、安详和宁静”都无法再拥有!于是,回归,回归“人”——回归丰满人性、健全人格的“人”,就成为了本次课改的第一追求!夏雪梅博士在第一天的讲课中一句“对人类存在的深刻同情”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于是我想说,在教育中,请深刻地同情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的老师!于是,在四天的培训行将结束的此刻,我们想把第一个关键词提取出来——课改理念,首要的就是“高质量的大众主义教育”。让“培养科学家”的“精英主义教育”无声远去吧!我们想提取出来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课程标准”。在中国,“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新词汇,西学东渐民国初生的时候,中国教育使用的就是“课程标准”。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whatstudentsshouldknowandbeabletodo)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基本期望。正是因为课程标准只是一个底线式的基本期待,不设上限,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尽可能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教师甚至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自编教材!所以教师可以变得很有灵气、魅力四射!而随着中国教育的全盘“苏化”,“教学大纲”取代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教师可以“超纲备课”,但是必须“按纲讲课”,教师的个性被限定在很窄的范围内,灵性、灵气和灵动被压制在“按纲”的范围内。我们想提取出来的第三个关键词是“顶层

悲天悯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2-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