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女性意识在张爱译作中体现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女性意识在张爱玲译作中的体现摘要:张爱玲的翻译成就一向为文名所掩,但是她的翻译也别具一格。与西方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相比,张爱玲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呈现出一种新面貌:不是戈达尔德那样强调极端的“妇占”理论,而是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男性象征秩序与女性书写之间的对话理论。本文从女性主义三个翻译策略的层面上分析了张爱玲译作中流露出的女性主义意识。关键词: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策略Abstract:TheachievementsofEileenChangs'paredwithwesternradicalfeministtranslationtheory,-handlingtheoryofGodard,herstakesanewlookviaadialoguebetweenpastandpresent,’stranslationfromthreemanipulatedstrategies,prefacingandfootnoting,supplementing,:EileenChang,feminism,translationstrategies译者张爱玲张爱玲,原名张煐,是20世纪中国罕见的能够自由纯熟地运用双语写作的作家之一。四十年代纵横中国文坛,五十年代驰骋香港译界,七十年代享誉美国学界,这样一位少年时就被称为天才的女作家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旧上海的法租界。她的父亲张廷重为清末名臣张佩纶之子,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却生逢一个变革的时代。求仕无门,寄生祖业,混迹烟花柳巷,沉迷云吞雾吐,惶惶不可终日。正如张爱玲所说,父亲虽然具有一定的新思想但是那是在不破坏自己传统地位之上的,本质上是守旧的。她的母亲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曾经留学法学,学习西洋绘画,音乐,是在中国女性意识觉醒时期一位具有新派意识的女性。她倡导婚姻平等,主张女子入学,寻求女性经济独立。因为对丈夫极度失望,对婚姻强烈不满,所以决然伴随小姑子出国留学,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娜拉”。张子静这样描述着张爱玲的母亲,“我母亲虽然出身传统世家,思想观念并不保守。尤其受到五四运动及自身经验的影响,她对男女不平等及旧社会的腐败习气深恶痛绝。对于父亲的堕落,母亲不但不容忍,还要发言干预,这就和我父亲有了矛盾和对立。”有着这样的生活背景的张爱玲成长起来了。幼年时期,张爱玲在父亲的书房熟读《红楼梦》,研习《海上列花传》等因而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十岁那年在父亲的反对声中,母亲坚持把她送进女子学校并根据自己的英文名给张爱玲取名“ailing”。母亲的坚持让张爱玲走出了传统中国女性的私域空间,进入公共领域,成就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和跨越中西的文坛美名。1931年张爱玲进入上海著名的美国女子教会中学—圣玛利亚女校就读。1938年,张爱玲不堪父亲的囚禁,继母的虐待,逃出父亲家,投奔母亲。这一年,张爱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

女性意识在张爱译作中体现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pod0c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