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习感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感悟杜威提出了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截然相反的观点“儿童中心”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与界定,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儿童生活、生长和改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者,师生互动中的交往者。为探讨杜威的教师观,适应课程改革,我们组织教师对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进行了学习,并对学习后所有的感悟,写出了学习提纲,虽然它不能体现杜威以下的教育思想,但也多少反应了教师在学习,并在学习中能有所获。杜威的教育思想19世纪当时流行的是殖民时期筵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现我就杜威的教育理论作一简单介绍。(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二)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四)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2、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五)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附教师学习《民主主义与教育》后所写的学习提纲:《民主主义与教育》试卷选题第一部分笔试题第一章选择题、填空题()1、社会通过传递过程而生存,正和生物的生存一样。P8A更新B传递过程C延续()2、更新而延续的原则,适用于最低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活,同样适用于经验。P7A更新B传递C更新而延续()3、教育是生活的需要。P6A发展B生存C生活()4、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P6A自我更新B适应C完善()5、在个人经验成为共同财富以前,沟通乃是一个共同参与经验的过程。P14A传递B语言C沟通()6、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P9A发展B教育C沟通7、生活的延续就是环境对生物需要的不断地重新适应。P78、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正如营养和生殖和生理的生活的关系一样。P14第二章选择题、填空题()1、教育是社会的职能。P16A生存B教育C生活()2、青少年在连续的和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的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要通过环境的中介发生。P28A环境B环境的中介C沟通()3、环境包括促成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P17 A社会B教育C环境()4、学校的社会机构的首要职责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P26A和谐B简化C复杂()5、社会环境由社会任何一个成员在活动过程中和他结合在一起的所有伙伴的全部活动所组成。P28A教育B社会C社会环境()6、“环境”、“生活条件”这些词,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P17A连续性B适应性C发展性7、个人参与某种共同活动到什么程度,社会环境就有多少真正的教育效果。P288、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P22第三章选择题、填空题()1、我们的行动受到社会的控制,因为我们努力把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参照别人行动的相同的情境。P39A大脑B个人C社会()2、控制的基本的方法不是有关个人的,而是属于理智

学习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190 KB
  • 时间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