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这是今年6月份以来,CPI连续4个月上涨超过5%之后,首次回转到3%-5%的“适度”区间。1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这是今年6月份以来,CPI连续4个月上涨超过5%之后,首次回转到3%-5%的“适度”区间。有专家指出,价格拐点在短期内似乎已经显现,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以及经济增长率下降,CPI增幅在11、12月份还会进一步下降。但也有人士认为,旧的涨价因素作用减缓,新涨价因素浮现,考虑到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与CPI的差距越来越大,说明物价上升的压力仍存在。专家表示,由于去年11月粮食价格同比增幅较高的原因,今年11、12月份以粮食价格为主的食品价格涨幅会进一步减缓,此会带动CPI同比增幅进一步回落。但由于有新的涨价因素形成,如以能源、动力、价格为主的PPI持续高涨,CPI向成本型通胀全面过渡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另据初步核算,%,%的数字。CPI重回“适度”区间专家表示,第四季度的CPI重回“适度”区间,不会有多大问题,全年CPI将在4%左右。明年CPI也有可能在3-5%的“适度”区间波动。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的专家王小广表示,价格拐点在今年10月份出现,此前就有预测。事实上整体价格环比下降,不只反映在CPI同比增幅上,粮价、房价等此前已经有所反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专家袁钢明表示,粮食价格在去年10月份已经出现了高涨的初步苗头,11、12月份同比大涨,基数较高,意味着今年的最后两个月同比增幅将降低。不过11月份的CPI增幅将在3%左右。这是因为粮价上涨因素减缓,但能源、原材料等新的涨价因素形成。统计数字显示,%,这是自今年2004年3月份开始,连续8个月首次增幅低于30%。而此前一年以来的粮价大幅上涨,发端于2003年10月,该月粮食零售价格同比涨幅首次突破1%,%后;此后进入连续4个月同比涨幅在10%以上;2003年11、%、%。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物价涨幅回落,主要原因是目前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稳中趋降,再就是翘尾因素导致物价增幅回落。接下来两个月物价增幅还会回落。据悉,目前食品价格占到CPI约1/3权重以上,而粮食约占到食品价格最大权重比例,约1/2。南方证券有限公司的分析师王创练则认为,目前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心理因素上将影响CPI回落,而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低,作为CPI的先行反映,也说明CPI增幅将回落。此前10月21日,中国价格协会和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对今年价格形势的研讨结论是,粮食价格上涨并不是因需求增加引起的,而是缘于供给面的因素,因此粮价上涨,将推动CPI上涨。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接近4%,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压力在增加。因此,对下阶段的价格形势不宜过于乐观,政府价格调控工作不能放松。PPI高涨还要维持多久工业品出厂价格目前的增幅已经达到1995年(不含1995年)以来的新高,鉴于PPI往往作为CPI的先声,会带来C
物价上涨显拐点 新涨价因素浮现.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