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理发师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理发师》教案教学目标:l、认知目标:理解外国儿童歌曲《理发师》的内容,能较准确、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这首歌。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尝试根据剪刀、电吹风、水龙头、喷雾器等理发工具的声音特征,进行“理发店变响曲”的节奏创编,培养学生的节奏创编能力。(2)引导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二度创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教材、学生的分析:1、教材分析:《理发师》是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歌曲。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一首劳动最光荣。《理发师》这首歌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歌曲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在理发店愉快劳动的情景。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本教材的编写意图:(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致力于集中体现“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2)通过唱歌、表演和即兴创编,感受外国歌曲中劳动歌曲的情趣,体验外国民族音乐风格,促进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课的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进行表演。(2)音响创作《理发店交响曲》。2、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分析:在幼儿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洗手绢》、《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等有关劳动的歌曲,也学过一首外国儿童歌曲《粉刷匠》。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对乐音、歌谣游戏较易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宜采用歌舞、游戏、图片相结合的练台教学手段,来激发音乐兴趣,开发音乐感知能力、挖掘孩子们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过程设计:激趣导入创造表现自悟探究再创造表现拓展延伸一、激趣导入1、听音乐做律动表演:师:小朋友,画面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现各种劳动的场景)师:请你们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各种劳动的律动表演。(多媒体播放乐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师生进行律动表演。)师:在愉快的音乐声中进行劳动,你的心情怎样?师:劳动是快乐的。和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劳动更加快乐。[评析:用富有动感的音乐和各种劳动自面创设出一种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把他们拉进了音乐的世界。同时,律动活动直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劳动最光荣”,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受到了在愉快音乐中劳动的快乐。]=、创造表现l、音响创作《理发店交响曲》(1)听音响,猜声音师:今天,老师受带大家到一个地方去劳动实习。这是个什么地方呢?请你用耳朵仔细听一听,再猜猜。师:听,这是什么劳动工具发出的声音?(播放理发工具剪刀、喷雾器、水流声、电吹风的声音,学生叫答正确后,多媒体随即出示理发工具动画)[评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工具发出的声音,很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音响的聆听上,目标直接指向音乐本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细心挖掘已有生活经验的习惯。]师:有这么多有趣的声音,这是个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出示理技店场景)(2)音响创作《理发店交响曲》师:请你模仿理发工具的声音,如果能有节奏地模仿那就更好了。(学生创编,教师把学生创作的比较合理的节奏选择输入电脑)[评析: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实现思想与情感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离不开声音,同样也离不开节奏。让学生力所能覆地创造节奏,不但使学生感受了音乐

理发师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3-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