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梧州年鉴--梧州概览基本情况【位置与面积】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广西东大门。东邻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云浮市郁南县,东南与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接壤,南接玉林市容县,西连贵港市平南县,北通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县,东北与贺州市八步区接壤,西北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毗邻。地处北纬22°37′~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全境东西距115公里,南北长196公里,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其中,。梧州市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自治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量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交通运输便利,2000吨级船舶可从梧州直达粤港澳;梧州至南宁、桂林、广州高速公路通车营运,缩短了与粤港澳以及大西南的距离,进入“广州2小时经济圈”;梧州机场开通南宁、深圳、广州、珠海、重庆等多条航线,立体交通格局形成。【行政区划】2010年,梧州市辖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7个县(市、区)。全市共设镇53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9个。苍梧县辖镇12个,分别是龙圩镇、大坡镇、广平镇、新地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梨埠镇、木双镇、石桥镇、沙头镇。岑溪市辖镇14个,分别是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大业镇、归义镇、筋竹镇、诚谏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藤县辖镇15个、乡1个,分别是藤州镇、塘步镇、埌南镇、同心镇、金鸡镇、新庆镇、象棋镇、岭景镇、天平镇、濛江镇、和平镇、太平镇、古龙镇、东荣镇、大黎镇、平福乡。蒙山县辖镇6个、乡3个,分别是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万秀区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4个,分别是旺甫镇、城东镇、城北街道办事处、城中街道办事处、城南街道办事处、城东街道办事处。蝶山区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3个,分别是龙湖镇、夏郢镇、角嘴街道办事处、东兴街道办事处、富民街道办事处。长洲区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2个,分别是长洲镇、倒水镇、大塘街道办事处、兴龙街道办事处。【建置沿革】梧州是岭南古都。虞舜时代(前2255~前2207年),全国划为12州,梧州属“荆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时代(前2000~前256年),梧州属百越(粤)地。周安王十五年(楚悼王十五年,前387年),梧州属楚。秦统一六国后,兵临五岭,挥师南下,开凿灵渠,进军岭南。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皇统一岭南后,置桂林、象、南海3郡,梧州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赵佗称南越武帝,封赵光为苍梧王。同年,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其时南越国占地“东西万余里”。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其原属地上分置7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北至湖南江永县,南至越南顺化市的广大地区。苍梧郡设置9个县: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溪、冯乘、富川、荔浦。元封五年(前106年)增置辖猛陵县。郡治广信县苍梧王城。汉代苍梧郡所辖范围,在今广西东部、广东西部及湖南南部的连接地带,北到湖南江永县西南,西到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西南到广西苍梧县西孟陵,东南到广东肇庆市。汉武帝元封元年至元帝建昭四年(前110~前35年),曾把海南岛收归版图,设儋耳、珠崖两郡,所辖扩至海南岛。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将交趾刺史部移治苍梧郡广信县,统辖岭南的苍梧等9郡,梧州成“岭南要地”,为岭南首府。梧州市自建制以来,历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达700多年,一直为郡、县治所。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广信县为苍梧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称梧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梧州安抚司改为梧州路,设总管府,治梧州,辖苍梧县。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两广总督府,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总督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清朝初年,梧州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梧州府、广西省梧州府,为府、县治。梧州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9县,郁林1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梧州改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5县。民国元年(1912年),梧州隶属梧州军政分府,为府治。民国2年,广西废府为县,复置苍梧县,隶郁江道,为道治。民、郁林、信都、藤县、容县、岑溪
梧州年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