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桃花源记.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授课教师:龙学萍授课时间:2012--学习目标1、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东晋末年,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活在水火之中。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就走进桃花源,去领略它的美妙。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应注意的几个细节:。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要读出对衬感来。、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二)听课文朗读录音在听读中注意字词读音、语句的停顿、情感的把握三个方面。(三)再次指名朗读课文四、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二:对照注释大致读懂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下自己的心得或疑惑。检测:分别点四名同学口译课文。要求学生做到重点词句翻译准确,句子大意清晰,但不必逐字逐句硬译。每人译完后,请其他同学及时纠错、补充。整理本文的文言字词,并按照类别归类: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课文中的成语五、小结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教学反思《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授课教师:龙学萍授课时间:2012--学习目标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述文章内容。1、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简述课文。先让学生自己结合注解,快速了解本文大致内容,准备复述,要求学生尽量不看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适当加进自己的想象。(注意:复述要抓住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先让一个学生讲,其他同学进行细部补充)2、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击课件显示:美丽、神秘、幸福二、自学指导(一)1、请以:桃花源美在何处?请以“这里      美,你看       。”为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齐齐。)总结:桃花源风景真是

桃花源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