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张珍贵的照片.pdf.pdf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豳音乐人生一礁珍贵的策片南京艺术学院王晓俊南京艺术学院蔡敬民教授数十年来珍藏着一张照片,这是他与恩师冯子存于1961年在北京鼓楼照相馆内所摄合影。经过四十多年沧桑岁月,它不仅封尘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学笛经历,也侧显出中国老一辈笛家传道授业师的德风范。中国专业音乐院校开始招收竹笛演奏本科生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自1956年始,谭谓裕(上海音乐学院)、陆金山(天津音乐学院)、蒋志超(中央音乐学院)等先后考入专业院校深造。1958年,蔡敬民以演奏自创曲((上游曲》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时名南京艺专,次年4月更为现名),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竹笛专业大学生。因为缺乏竹笛专业教师,学校安排他先后随张志华、王宗衡老师学习西洋长笛和江南丝竹。由于蔡敬民专业较突出,得到老师和系领导的特别关心。1960年初,经院、系领导研究后,南京艺术学院向中国文化部提出申请,委托中央民族乐团(刚从独立中央歌舞团出来不久)为学校培养竹笛专业后备师资。文化部艺术局批准后,指示中央民族乐团具体安排。中央民族乐团征求意见后,同意了蔡敬民主动提出的师从当时著名青年演奏家王铁锤学习竹笛的请求。王铁锤1932年生于河北省定县民间音乐世家,。1952年中央歌舞团成立,之后不久,王铁锤调入中央歌舞团民乐队担任演奏员。大量的演出实践和《赶路》、《四季》、((庆丰收》等竹笛独奏曲的成功创作,使他很快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196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独立时,担任竹笛独奏演员的王铁锤已是享誉海内的名家。1960年春末,蔡敬民只身来到北京。他第一次见到著名竹笛演奏家王铁锤,是在东城区大石桥胡同11号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集体宿舍一楼传达室。看着眼前这位在传达室等候多时、面目清癯的青年,蔡敬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仰慕多年的著名竹笛演奏家。在王老师热情帮助下,蔡敬民很快安顿下来——民族乐团安排他住宿在王老师楼下~间窗户朝西的房间,与另一位笛子学员同住~间宿舍。听过蔡敬民演奏之后,王老师认为蔡敬民已有一定演奏基础,尤其是吐音、循环换气等技巧已有~定功力,但是还需要对北方风格演奏进行系统学习,考虑再三,他决定将蔡敬民推荐给老一辈著名北派笛家冯子存。他说“冯老是我们笛子专业的开创人,是北派笛子最权威的演奏家,你到北京来最重要的是把冯老的东西学到手。另外,平常有时间你就到团里来,我带你一起参加排练??”。当天,王铁锤就亲自带着蔡敬民来到和他们住在同一栋楼的冯子存先生家中。上世纪50年代初,年近五旬的冯子存在竹笛演奏、笛曲创作等方面的成就赢得了专业音乐界的普遍赞扬,享有很高威望,是中央歌舞团的著名笛子演奏家,有了个“吹破天”的外号,那时候很多人都管他“冯老”。到60年代,除了中央歌舞团的独奏演出外,他还担任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等一些社团职务。冯老的家就在同一栋楼的二楼,王铁锤说明来意,冯老爽快地同意了。跟自己仰慕已久的北派大师学笛子,蔡敬民从前根本不敢奢望。就这样,通过王老师的虚心举荐,蔡敬民意料之外地成了冯老的入室弟子。蔡敬民家境贫寒,初来异乡求学,举目无亲。两位老师深明大义,不拘小节,给予他父辈般的关爱。每当感念及此,蔡敬民总是热泪盈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奋学习,报答两位老师的一片苦心。上课的地点是在二楼冯老家中。在2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里摆

一张珍贵的照片.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