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頸尤德亭、嘉龍潭家聯會理事:李以強先生這天我們一家乘專線小巴到鹿頸總站下車,穿過士多,走進黃屋村,一排二至三層高的村屋依山而建,其中有一座建築精緻的春儒黃公祠,此祠雕欄玉砌,樑上雕刻工藝精湛,令人大開眼界。據鄰居黃婆婆表示,此祠修建的一磚一瓦都是運自東莞,花費不菲。熱情的婆婆用半客家半廣東話和小兒Mark閒談,他總是說聽不明,要我為他番譯。婆婆拿出一袋自己炒製的花生給我們試食,很是爽脆可口,我們用十元買了一大袋回家。離開黃屋村後,到一分岔路口的公廁,然後轉入右方密林小徑,兩旁建有護土墻,途中有一株倒塌的大樹仿似天橋般橫跨在路中央。續前行不遠,聽到咧咧怪聲,原來是一片粗壯的竹林受風吹搖動時所發出的磨擦聲。接著轉行山路,尤德亭已然在望。路旁是荒廢的梯田,一群在梯田裏吃草的野牛受驚奔跑,跟隨牛群覓食的牛背鷺也一同飛走了。回望鹿頸,在田畿魚塘裏可看見許多白鷺在覓食,時而飛翔,吸引Mark駐足觀賞。到了分岔路口,依指示牌轉右直行不遠便到了尤德亭。尤德亭是一座兩亭相連、呈八角形的中國傳統涼亭。由於前港督尤德經常到此郊遊,故建此亭紀念他。我們在此小休,Mark被亭旁的一片禾草所吸引,它的花穗隨風搖擺,斜排有序,優美有趣。Mark欲走入草叢拍照,我阻止他說不要踐踏,就讓它這樣豈不是更好!從尤德亭俯瞰四周,左邊是南涌的一片魚塘和農田,倒影著遠處的山巒,一切是多麼的平靜和階。右方的鹿頸、沙頭角、鹽田港貨櫃碼頭,甚至明思克號航空母艦景色也盡收眼底。接著我們從離亭不遠的路口,見衛奕信徑標誌,拾級而下到橋山橋,橋下是澗面遼闊的屏嘉石澗。橋山橋是1995年設立衞奕信徑時築建的,當地村民為紀念昔日四村橋山小學而命名。由於石澗水流不大,我們從橋頭缺口走下石澗,潑水洗面,Mark則在大石間跳躍追逐蜻蜓,自得其樂。離開橋山橋,接走車路,並開始下山,不久到達直升機坪,在此可再次欣賞南涌和鹿頸一帶的山光水色。續沿車路下行,經過郊野公園管理站,到達一公,在公對面的草叢樹林中,有一條隱蔽小路可通往香港最大的壺穴區–「嘉龍潭」。由於小路兩旁野草叢生,加上陡斜難行,小童長者切勿前往。久經行山訓練的Mark小心緩慢地下行,終於平安到達下游的屏嘉石澗。我們跟隨水流走到石壁頂,俯覽嘉龍潭,但見二十多米高的石壁有拾級而下的壼穴,潺潺流水,注滿每個壼穴,尉為奇觀。由於排列著壺穴的石壁仿似石板,故亦稱「石板潭」。嘉龍潭瀑布的石壁上共有五個壺穴,闊可藏人,第
鹿颈尤德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