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思考与操作框架.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企业实施职员持股打算的理论考虑与操作框架一、职员持股打算与产权改革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的法人地位,建立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专亏的治理制度,确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经营模式。由于我国所有制是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的最终所有者为全体人民,而在现实中,有“全体人民”来对所有国有企业履行所有者的权利和责任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我国,是通过政府作为全体人民代表进行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治理,负所有者的权利和责任。然而,由于政府同时又作为经济的治理者,政企不分专门容易造成效率低下,滋生腐败等弊端;另外,企业的职工尽管作为全体人民的一分子,从理论上拥有企业一份所有权,然而由于所有权的分散和监督成本的高昂,使得企业的职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产权改革,理顺财产隶属关系,解决国有资产的“代理”问题是必定的,也是改革成功的前提,而职员持股打算作为一种将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授予企业职员,使其不仅具有获得劳动酬劳的权利,同时也能够享受所有者的酱利得的权利,这关于解决国有企业中的出资主体缺位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另外,关于中央确定的国企改革中的“放小”政策而言,ESOP是一种可行的途径,而且具有比其它的出售方式更有利的地点。二、职员持股打算与企业法人法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如此尽管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如监督代理问题和内部人操纵等问题,制约着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的进展。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一般来讲,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效用函数是有差异的,因此公司的经营者们包括职员就有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所有者的利益。而所有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现代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确实是基于如此一些考虑建立起来的。然而在这种治理结构下,企业的所有者仍然需要付出代价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旦那个成本高出一定限度,所有者就会放弃监督,导致经营者为其自身利益,违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损害企业的利益,损害企业的效率。企业通常通过这种治理结构北后的某种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实践证明,只有这种激励约束机制才是决定企业效益的最重要因素。而职员持股打算通过职员购买企业股票的方法,使得职员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就解决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的问题,从而可削弱“内部人操纵”,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三、我国企业职员持股实践问题考虑我国的企业职员持股是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同时诞生的。尽管实行股份制的企业进展得专门快,然而职员持股却没有走规范进展道路,而且进展也专门不平衡。依照国内学者的研究,目前国有股份制企业中的内部职员持股要紧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职员持股的平均化和强制性有的企业以平均摊派的手段要求企业所有职员出资入股,前一时期更有企业筹集资金的硬性规定,假如职员不购买职工股就意味着自动下岗。强制的情况随职工出资持股的多少依次有:持股上岗、调整到酬劳低、不合理的岗位;降低劳动酬劳,取消其它合法酬劳,取消其它合法权益,扣、停发工资和资金等等,这显然违背自愿入股的原则。而实际上,在人人持股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衡制度的情况下,与改制前没有什幺区不。2、职员持股的福利化企业股权结构改善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这是符合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的。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实行的职工持股有福利化的倾向。企业将一部分股份无偿地送给职工持有。特不是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法规定内部职工股在公司股票上市一段时刻之后,能够通过市进行变现,而职工购买的内部职工股与上市后的股票市场价格有较大的差价,职工往往在公司上市之后专门快将手中的职工股抛出变现,无形中助长了上市公司视职工股为一种福利手段。3、职员持股的形式化有的国有企业为了应付上级单位或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匆匆忙忙在形式上搞个持股会,走过场了事;有的企业为了赶潮流,不管条件成熟与否,盲目推行职工持股制度。如此这般,企业依旧原来的企业,职工依旧原来的职工,问题没有解决,苦恼倒添了许多。4、职员持股者的短期行为化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最为突出。像前述的公司上市后的职工股抛售行为,就专门难达到增强公司内部职工凝聚力,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初衷。5、职员持股的外部化依照前几年的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某上市公司1993年底职工人数仅仅为33人,而该公司的职工股在国家股1:,,这是让人不可思议的。该公司1987年成立,不可能有庞大的离退休职工,公司治理层每人仅持股6000股。唯一的解释确实是有大量的职工股被非本企业职工所持有,造成职工股的外部化。而那个外部化的过程是专门容易产生不法现象的。6、职员持股的非制度化由于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职员持股打算和法规,各地和各企业出于自身需要

我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思考与操作框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01487****
  • 文件大小175 KB
  • 时间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