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卫星探密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探月卫星。11月22日,传回首张月面图像。在嫦娥一号卫星上,推进分系统配置了1台大推力的变轨发动机和12台小推力的推力器。12台推力器分成A、B两分支,每分支6台互为备份。在嫦娥一号奔月的过程中,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绕地球飞行的大椭圆轨道后,卫星的推进分系统就开始工作,经过1次远地点和3次近地点变轨,使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经过2——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将探测器送入绕月轨道。在随后卫星的1年寿命期内,还需要定期进行位置保持控制和姿态控制。“一旦大推力的变轨发动机发生意外,12台小推力的推力器可以替代它工作。”魏延明说。为了保持“嫦娥”奔月有足够的动力,在总重为2350公斤的卫星中,有约1200公斤是携带的燃料。在发射的时候,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向上,做变加速运动,发射出大气层,直到获得一定速度,然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近似)在近地点点火加速获得更大速度,开始偏离地球,一共加速4次,直到最后一次速度达到脱离地球引力。然后做无规则运动,驶向月球,靠近月球后减速,被月球引力俘获,开始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近似)再做3次减速(近月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1)同体性:F合、m、a对应于同一物体。(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
嫦娥一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