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8三打白骨精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经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3、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阅读的方法。难点: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写,体会悟空的性格特点。三、教学评价设计:《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学生看过电视《西游记》,非常熟悉,但学生也仅是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熟悉上。改编的教材,淡而无味,只是提供了故事的梗概。原著中经典的语言几乎没有。六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这一类的课文时,能够适当引进一些原著中精彩的语句,让孩子明白《西游记》之因此成为经典的原因。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注意做好记号。2、查资料,了解《西游记》。教师:课件、原著《西游记》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由课题质疑导入课文看过《西游记》这本书吗?《西游记》的连续剧看过没有?里面哪个人物最吸引你?大家对《西游记》里的人物都特别熟悉,里面的哪个故事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精彩的故事特别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三打白骨精》——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检查:(课件出示)(1)妖怪斋饭咒语隐瞒癞蛤蟆(2)嘴馋拎着紧箍咒骷髅(3)山势险峻峰岩重叠三番两次(4)蒙骗3、检查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相关段落。4、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对于课题从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课文,我们能够运用扩充课题的方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的具体方法,使课堂增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三)讲读白骨精三变过渡:故事发生在(出示)1、“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2、指名读,评价。3、吴承恩的原著中是这样写环境的:(出示)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4、谈各自感受。5、师言: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在这穷山恶水之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6、教师引述:话说唐僧走了一天的路,感觉饥饿,就让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傅充饥。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出示: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能够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7、指导朗读:不胜欢喜————,自言自语可是发自内心的自己跟自己说,还不想让旁边的妖怪听见,和自己分肥。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8、这妖精十分欢喜,一心想吃唐僧肉,下文就写了它施展妖术三变来蒙骗唐僧师徒,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次责怪。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白骨精的三变。快速浏览下文,用波浪线画出白骨精三变的句子。一变:(课件出示)1、一变美貌的村姑,用意是——2、原著中是这样写的(课
2020年三打白骨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