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节好课的标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节好课的标准引用 一节好课的标准叶澜教授:一堂好课的标准⑴有意义的课——扎实的课;⑵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⑶有生成性的课——丰实的课;⑷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⑸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毓珣写道:  师本是一堂好课研究的错误基点,生本才是一堂好课研究的正确基点。一堂好课必须注意从掌握、学习、应用与创造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基于新课改背景,一堂好课应从学生发展度这一总标准与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需要、兴趣、应用、氛围与满意等分标准方面加以判断。师本抑或生本:一堂好课研究的两个基点。师本,即以教师为本,是一种以评价教师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生本: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阐释,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是一种以评价学生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以生本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强调的学生发展,是指每位学生在一堂课中身心各方面发生的正向变化的过程。在这里正向变化是指直接指向教育终极目的的变化。具体分析,学生发展包括:一是独立发展,二是主动发展,三是差异发展,四是全面发展,五是创造发展,六是持续发展。一堂好课研究的双重视角:(一)层面:判断一堂课的优劣不能单纯从一个层面去进行,而应该从以下四个层面去综合思考:一是掌握层面,二是学习层面,三是应用层面,四是创造层面。(二)标准:。一堂好课的总标准属于终结性评价。它以一堂课的结果为评价客体,是对一堂课价值的总判断。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只有达成较高的

一节好课的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0-03-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