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完整的体育课,不仅要开头的引人入胜,课中的高潮迭起,还需要结尾的回味无穷。体育课结束部分教学策略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的结束部分内容大致有:身心放松活动、师生评价、布置作业、收送器材、宣布下课等许多环节,然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如何做到更有效呢?笔者结合本次研讨各位老师的看法,来谈谈自身对体育课结束部分实施策略有效性的理解。 一、放松部分的组织与策略分析 1、放松部分的教学组织策略1)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 低年级的学生以教师组织为主,高年级的学生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放松部分的组织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如开学初与学生商定放松活动学生组织的形式,采用一节课一个学生带放松活动。2)减少队伍的调动 放松活动一般在2~3分钟左右,教师必须抓住有限的时间,合理的去安排每一内容,避免因过多的队伍调动而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如:前面的练习采用的是圆形队,那么在放松部分就可以直接选用圆形。3)队形简单实用 队形不拘泥于整齐的对形,可以是圆形、方形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放松组织的需要,选择适合的、简单的队形。4)教师的表率示范 放松活动时,教师不但要认真组织,更要积极参与放松活动,特别是学生自主组织放松时,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放松活动中,千万不能出现学生做、教师看的现象。 2、放松部分的内容选择分析1)与主教材和刚刚结束的练习相衔接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放松内容。如:快速跑教学课,学生下肢承受的压力相对来说要大,在放松时应安排以下肢为主的放松活动。而对于心理放松来说,通常采用的“音乐、逗趣、蓝天、小鸟、绿草、花香……”把学生带入一个优美轻松的意境,起到舒缓心情的作用。2)安排顺序应遵循负荷递减的规律 这里所说的负荷是指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教师应掌握负荷规律的运用方法,安排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由动到静、由快到慢、由剧烈到平缓的练习。如先快后慢的徒手放松、节拍渐慢的音乐舞蹈放松,动作剧烈度和心理影响力递减的活动,以促进身、心由运动状态逐步进入到非运动状态。3)做到“已知”与“新颖”相结合 “已知”是学生已掌握的、较为熟悉的动作,“新颖”是学生尚未接触过的新鲜动作。“已知”动作一般不需要教师的再次讲解示范,可以大大节省练习时间,但是每堂课都重复使用,学生会因产生厌倦心理而敷衍了事,影响效果。“新颖”的动作往往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但却需要教师更多的示范指导时间,不宜过多采用。安排“已知”与“新颖”动作的结合,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又能提升效果。 4、根据学情选择内容 放松内容要符合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发展要求,针对性要强。边唱边做幼儿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瑜伽、太极放松操适合高年级学生等等。选择合适的放松活动内容,不但起到放松的效果,还让学生掌握更多放松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放松的能力。 二、评价的组织与策略分析 恰当的评价会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引起课后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想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思维。评价不仅要紧扣学习内容,还应该围绕学生的学台,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和动力。 1、结束部分学习评价的教学组织策略1)师生互动式评价 师生互动式评价,即师生
体育课放松活动的组织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