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七章第三节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七章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授课专业班级班班班班授课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课题第三节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课时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非关税措施,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通过学习,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主要非关税壁垒的含义以及他们如何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了解国际贸易中对这些措施的主要概定,体会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特点,并了解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掌握主要非关税壁垒的含义以及他们如何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了解国际贸易中对这些措施的主要概定教学过程与方法教 学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国家对商品的出口是不仅性管制的,但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与先进技术资料,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出口,称为出口管制。出口管制就是一个国家对其法人或自然人的出口依据国家法律和政策进行控制的行为。它的目的通常有:保证短缺物资的国内需求;控制本国独有或领先的技术外流;执行外交政策;维护外贸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履行承担的国际义务等。因此实行出口管制对一个国家来说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在二战期间最早实行出口管制。二战后,随着世界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局面,美国及"北约"部分成员国为防止战略物资流向"华约"成员国或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一个多国出口管制协调机制----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巴统是冷战的产物,它的出现制约了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国际出口管制的侧重点有所改变,转向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及运载这些武器的工具----导弹)的扩散为主。于是国际上出现了以防扩散为目的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核供应国集团",对敏感生物化学品进行管制的"澳大利亚集团"和"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1994年巴统宣布解散后,原巴统成员国及一些国家在1997年又建立了"关于常规武器和双用途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简称瓦森纳安排。中国的出口管制工作始于5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出口管制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防扩散出口管制方面的情况。一、中、安全与稳定,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我们赞成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对某些敏感商品和技术的转让实行有效的国际监督,防止任何类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从这一立场出发,中国政府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并参加了历次联合制度。中国政府实行防扩散出口管制的立场非常明确,对军事装备和两用商品、技术的出口持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敏感商品和技术采取的管制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我们坚持以防扩散为主的出口管制应遵守公平、合理的原则,反对利用出口管制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反对以防扩散为由损害主权国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由于一些国家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使中国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七章第三节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