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和建议(改).doc五、意见和建议参与式扶贫方式与传统的扶贫方式的最大区别是,参与式强调的是“赋权”,即给贫困地区人民充分的自由去自己选择自己的脱贫道路,让贫困农户参与项H的决策、实施和组织管理,在参与项H的过程屮增强自信心,促进村民H力更生能力的提高与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促进社区能力建设,以及项H运作机制、建设以及项H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从而为扶贫项H和贫困社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屮,通过研究比较我国各贫困区参与式扶贫的情况,我们注意到存在以下问题:(一) 经济发展模式创新问题。以经济、技术为屮心的发展模式影响深远。技术和物资的援助仍是发展援助的核心,扶贫项仍然以治贫、治愚、治病为主要内容,缺少从社会文化因索方面着手的有效反贫困措施。(二) 政府管理体制创新问题。H前扶贫工作屮存在着的体制性问题的影响,我国FI前还处于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之屮,扶贫工作的操作程序、扶贫项F1的制定和实施基本上仍然采用“自上而下”命令式的行政手段,地方政府还不习惯将一些应该下放的权利下放给农民。(三)扶贫机制方式创新问题。参与式的理念和操作程序与传统的官本位的思想观念、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我国的扶贫活动历来是政府主导型的,几十年的扶贫经验证明,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确实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无法彻底解决贫困群体长远发展问题。(四) 贫困地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局限性问题。大多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与相对发达地区相比高度异质化,群众自组织能力弱化,经济总量小,在短期内乂不可能改变这种并质性,单纯强调产业扶贫往往带来失败。贫困农户自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等个人索质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低水平和不同,也在事实上影响着参与式扶贫的效果。(五) 扶贫对象主动参与发展的意识觉醒问题。长期以来由政府包办代替的扶贫模式,使贫困人口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而参与式让贫困人口自己成为摆脱贫困的主体力量,要使他们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必须有一个逐步培养和逐渐适应的过程。(六)传统文化因素影响问题。一些传统文化因素对于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在许多方而都直接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习惯于被动地等待国家的救济,缺乏主动开拓市场、改进生产方式、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开辟多种门路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由此,提出以下建议:(一) 完善贫困人口的参与机制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扶贫模式相比,参与式扶贫模式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贫困人口定位于扶贫开发的主体地位,通过贫困人口的全面参与提高其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完善的参与制度是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保障,是保证扶贫效果的基础。因此,要在实践屮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的参与机制。首先,要解决“要谁参与”这一•主体问题。作为参与主体,应该把妇女、儿童和农村社保对象等弱势群体也作为参与主体考虑进去,要注重培养弱势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满足使用参与式方法的基本条件。其次,要解决“为什么参与”这一动力问题。这就意味着农民要从参与的过程屮分亨利益,假如这种利益关系不能在整个扶贫规划设计屮体现出来,就不能保证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要将项H的拥有权和受益权真止落实到农民的手屮,让农民能真正得到参与的实惠。最后,要解决“如何参与”这一实践问题,通过村务公开
意见和建议(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